的时候,却又多出来约两千万。
(注:历史上清初对南明地区反复征伐屠戮,最低全国人口跌到过四千万。
朱树人的蝴蝶效应让南方没有沦陷,清人的屠刀少杀了两千多万。
)
在和平年代里,刚刚结束剧烈战乱的时候,如果鼓励生育,二十几年人口翻倍都是正常的,后面耕地矛盾渐渐激烈,养不活人口,增长才会逐步放缓。
不过大明灭清后的这二十五年,倒也不算是一直和平,毕竟朱树人每和平种田五六年,就要对外用兵一轮。
这二十五年里,中间间隔了三轮用兵,分别是对外东北、对扶桑、对东南亚。
加上朱树人注意百姓的生存环境,坚持不让贫农把田分得太细,至少让有田百姓保持十亩以上的户均耕地占有,所以百姓的生活质量其实是远超其他朝代的,基本上没有因为田少而处于饥饿死亡线上的贫农。
间歇性战事和抑制过度细分田地,还有移民屯垦,三大要素结合,让人口的恢复显得更加有序。
最终二十五年里,关内汉地十八省的人口增长,大约达到了50,也就是从六千万增长到了九千万。
不过,考虑到东北关外地区的屯垦,让整个东北,包括辽东,也拥有了超过八百万人口。
而扶桑的九州岛依然有三百多万人,加上虾夷和枯叶岛,还有对马和琉球,这五块总人口接近四百万(征服九州后十几年里,人口只略微增长了二三十万,但人口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
扶桑男性人口锐减,女人被汉人移民征服纳妾,所以扶桑人减少了八十多万,汉人增加了上百万)
而被大明征服的缅甸怒江-尹洛瓦底江两江河谷平原地带,一共有四百余万人口,皎山、三宣六慰山区加起来近百万人。
越南被大明征服后的的红河流域平原,也就是汉唐交趾故地,加上一直到越南南北分界的顺化等地,加起来也有三百余万人口。
当地这些年人口之所以没有继续增长,也跟大明的清除心怀不轨的反抗异己有关。
对于反抗者要慢慢肃清,然后把南方的汉人,尤其是广西和云南的汉人逐步移过去。
最后,菲律宾地区经过六年的和平种田,当地原本也有大约二十多万祖籍福建、潮汕的汉人,在对仇视汉人的西班牙殖民者帮凶土着进行清洗后,大量把勉强算是黄种人的土着女人抓来给汉人做妾,汉人人口恢复得也非常快。
而郑成功为了压住当地人的不归王化倾向,六年里也从福建不沿海的武夷山区深处,又组织了这些年福建地区新增长的无田农民人口三十余万,移到吕宋岛。
如此一来,刚从福建移过去的纯种新汉人,人口比例也超过了已经下南洋数代的老福建、潮汕人,确保他们对大明的认同进一步上升。
而福建地区原本就多山少田,自古就很容易出现山区农村人口增长后田不够种的问题。
要不然历朝历代福建人也不会那么容易下南洋或者移民全世界了。
郑成功要组织人手去吕宋,完全不需要强迫,整个过程非常仁政。
而且郑成功还自掏腰包,承担了移民的运费,不收他们渡海的船票,更是让福建贫农感恩戴德,觉得白白捞到了一个出去闯世界的机会。
周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