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耽搁,清了清嗓子,直接开始讲解起乐理知识来:“所谓乐啊,它其实包含着诸多方面……”
妘姝一开始还能勉强跟上伍乐所讲的内容,前面几句话无非就是关于音乐起源之类的简单介绍。然而,随着伍乐的话题逐渐转向古筝,妘姝的大脑便开始变得一片混沌。
对于一个甚至连古筝的每一根琴弦名称都一无所知的人而言,要想理解那些诸如“挑”、“抹”之类的弹奏技巧,简直比登天还难。妘姝只觉得耳边传来的话语如同天书一般晦涩难懂,无论怎样努力去倾听和思考,都无法捕捉到其中的要义。
既然根本听不懂,妘姝自然也就失去了继续学习下去的兴致。可偏偏此刻身处课堂之上,她既不能公然倒头呼呼大睡,也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事情来打发时间。百般无奈之下,妘姝只得百无聊赖地转动着脑袋,左顾右盼起来,顺便细细打量起整间教室的布局陈设。
直到此时,自她踏入这间教室以来,才算第一次有机会将其全貌尽收眼底。只见这教室约莫占地一百个平方,宽度大概在七米上下,长度则在十四米左右。在长方形长边距离三分之二稍多一点的地方,便是那扇紧闭着的大门。如此一来,整间教室便被自然而然地划分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区域。
较小的那个区域面积大约仅有二十平方,其中最显眼的当属位于正中央的大型讲台。讲台上摆放着厚厚的教案,而讲台的四周,则环绕着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面琳琅满目的书籍令人目不暇接。
大一些的区域便是专门划分给学生们使用的,其面积足足有八十个平方之多。整个空间被规整地分成了两列,每一列各设有四个座位。每张课桌都稳稳当当地放置在各自所属的小区域正中央。这般布置下来,可以明显看出每个座位所占有的地面面积大致约为十个平方上下。也正因如此,刚刚几人的追逐才会不论怎样奔跑都丝毫感受不到空间的局促与拥挤。
细细打量完这里的布局后,妘姝不禁在心中暗自慨叹起来。眼前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她当年就读过的学校相比,简直有着云泥之别!遥想当年,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时期,一间标准大小的教室里原本应该容纳五十名左右的学生,但实际情况却是硬生生地塞进了整整七十个人。而她自己的学号恰好就是第六十九号,也就是说,当时平均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的占地面积甚至连一个平方都达不到。每逢下课铃声一响,那狭窄逼仄的过道瞬间便会被蜂拥而出的同学们挤得水泄不通、寸步难行。
在她记忆深处,同学们一个紧挨着一个坐着,彼此之间的距离近到仿佛能感受到对方的呼吸。每当老师转过身去书写黑板或者专注于讲解课程的时候,那些相邻的同学们便会像两只狡猾的小狐狸一样,趁着这短暂的间隙,悄悄地交头接耳起来。他们的动作小心翼翼,生怕引起老师的警觉。
不仅如此,这些调皮的学生们还学会了如何将说话的声音压低至如同蚊子嗡嗡叫一般轻微。这样一来,除非老师拥有超凡的听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否则还真难察觉到他们正在私下里传递着各种有趣的消息、八卦或是笑话。
妘姝一边回忆着那段充满趣味的时光,一边将目光投向如今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们。只见每个人之间都保持着相当大的间距,看起来规规矩矩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