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也只能通过诵读和自我理解来进行琢磨。
《明庭经》开辟的天眼让他敏锐的觉察到了某些异状。
但凡有所理解通透,又或吟到某句,心中会不由自主的有了些微妙变化。
这种变化极为细微,又依据人对情绪感染力的不同有了区别。
“若是有如此多的变化,谁能总结出一部儒家浩然正气的修行书籍。”
直到此时,李鸿儒才隐隐约约明白了下来。
每个人感知不同,相应的道也不同,没有人可以做出完整的解释和指导,让全体学生诞生浩然正气。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是一条苦修之路。
除了老师的详细讲述,这也需要有几分自我领悟的能力。
他手捧书册反复诵读,敏锐觉察到自身已经诞生了一点点微弱的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