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9年丙申,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奏报:南诏国侵犯边境。
杜元颖认为自己过去曾担任宰相,文才高雅,因而自诩清高。
他不懂军事,却专门积蓄财产,减削士卒的衣食供给。
西南戍边的士卒衣食不足,纷纷到南诏国境内去掠夺偷盗,以便自给。
南诏国反而赠送他们衣物和粮食,于是,西川的动静虚实,南诏国都能知晓。
南诏国自从嵯颠执掌朝政,就密谋大举侵犯西川,西南的边防州郡多次向杜元颖反映,杜元颖一概不信。
这时,嵯颠率兵来临,边防的城池毫无防备。
南诏军队以西川的降卒为向导,袭击并攻陷了、戎二州。
甲辰,杜元颖派兵和南诏军队在邛州以南一交一战,西川兵大败。
南诏乘胜攻占邛州。
虽然是帝家,但婚礼前后的礼节在如今民间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差别只是排场。
主要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我们一个个来看。
纳采
到天地以及祖宗庙里搞了一大堆祭拜仪式后,皇帝命太尉为正婚使,宗正卿为副婚使。
相关部门提前一天在太极殿内摆好道具,次日文武九品官员及蕃客皆各就其位。
两位婚使在门外路的东侧,面西而立。
黄门侍郎引幡旗、节钺,中书侍郎拿制书,奏拜。
皇帝从西房出来,座上龙座,然后正副婚使入内就位。
司仪喊“再拜”
,在位的九品官员、外国使节、正副婚使皆下拜。
中书侍郎拿制书,但降旨的却是侍中。
侍中拿着圣旨走到婚使的东北边,面向西喊:有旨!
正副婚使再次下拜。
侍中宣制:纳某官某人的女儿为皇后,命公等持节行纳采等礼。
念完后,正副婚使再拜。
这还没完,制书、节符之类的交接仪式还有一大套。
礼仪完毕之后,皇帝闪人,在位的官员按序出太极殿。
正副婚使也坐车,先前准备的一大堆乐器这时候还不能吹奏,一干人等在乘车相随,制书放在油络网牛车上。
出门时应该非常早,到主人家后天才“大昕”
。
一开始婚使是不能直接进门的,双方在户门口西面又是一大套的礼节,连主客的站位都十分讲究,比如婚使要站在西面、主人要站在大门内,面向西。
主人的佣人面向北,受命之后出来站在东面,双方进行一番礼节性对话:
傧者曰:“敢请事。”
使者曰:“某奉制纳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