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但那双眼睛,却还算清亮。她看到门口站着的楚逍,愣了一下。
“后生,你找谁?”
楚逍连忙堆起笑脸,正要开口。
可他的目光,却被王婆婆接下来的举动,吸引了。
只见王婆婆,并没有理会他,而是径直走到院子里的那张石桌旁。
石桌上,已经摆好了一副碗筷,一碟青菜,一碗炖豆腐。
她小心翼翼地,将手里那碗热气腾腾的米饭,放在了那副空着的碗筷前。
然后,她直起身,拍了拍手,像是在对着空气说话,声音里,带着一种,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宠溺和嗔怪。
“饭好了,赶紧趁热吃。一天到晚,就知道在外面野,也不知道回家……”
她絮絮叨叨地,念叨着。
那神情,那语气,就像是,在呼唤一个,贪玩晚归的,孩子。
可那石桌前,空空如也。
只有一缕,从饭碗里升起的,正在慢慢变凉的,白气。
楚逍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地,攥了一下。
他站在那里,喉咙发干,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王婆婆念叨完了,这才像是想起了门口还有人。
她转过身,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露出了掉了几颗牙的牙床。
“人老了,糊涂了,总爱自己跟自己说话。后生,你别见怪。”
楚逍定了定神,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一些。
“婆婆,您……您家里,还有人吗?”
王婆婆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她摇了摇头,眼神里,透出一丝,挥之不去的,孤单。
“就我一个老婆子了。老头子走得早,也没留下一儿半女。”
她说着,又回头,看了一眼那张石桌,那双清亮的眼睛里,也染上了一层,她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困惑。
“可我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每天做饭,都会习惯性地,多做一个人的。
这碗饭,这副碗筷,天天摆,天天收。我自己都不知道,是做给谁吃的。”
她的声音,很轻,很落寞。
没有李铁山的痛苦挣扎,也没有孙大婶的惊恐。
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已经变成了日常的,悲伤。
楚逍走上前,看到院角的水缸空了,便主动拿起扁担和水桶。
“婆婆,我帮您去挑担水吧。”
王婆婆愣了愣,随即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怎么能让客人干活。”
“没事儿,”楚逍笑了笑,那笑容,很干净,“我年轻,有的是力气。”
他挑着水桶,去了村口的井边。来回两趟,就将那口大水缸,装得满满当当。
王婆婆看着他满头大汗的样子,又是心疼,又是感激,非要拉着他,进屋喝口水。
屋子里,陈设很简单,但一尘不染。
王婆婆给楚逍倒了碗凉茶,自己,则坐在了小板凳上,开始,自顾自地,吃起了晚饭。
她吃得很慢,时不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