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8 22:55:43
谢云逸记得上次戴上这顶AR头盔,还是在一年多以前,那会儿刚刚与鲲建立起了联系,命运就此改变。
但谁也没想到,仅仅过去几个月,佳宇就成长到了现在的这种智能化水平!了解的越多现状,他就越庆幸。
谢云逸坐在晨光机械厂的地下五层的办公室中,此时他正摩挲着AR头盔,磨砂质地的细柔触感,一瞬间让谢云逸仿佛回到了一年多前的那天,他刚好按下电脑开机按钮,而鲲则直接连了上来!
人生就是这么的奇妙!
22:57:29
嘀!
嗡!
随着微不可闻的一声轻响在静谧的地下230米的空间中一圈圈回荡开来,空气加湿器启动了,外循环空气泵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谢云逸戴上AR头盔的一瞬间,他身处的环境和楼兰号的整个机体的周边环境的感知就源源不断汇集到AR头盔上。
此刻谢云逸仿佛坐在了真正的宇宙飞船驾驶舱中了一般,
手上模拟的触感..
眼前看到的是楼兰号座舱内视角中刷新的数据流...
耳边不断被机载人工智能汇报着的各种参数...
如果不是视网膜的左下角位置频繁轻微幅度的跳动着:
当前自然人所处环境温度:27.5摄氏度
当前空气湿度:45%Rh
当前空气压力:101.325 kpa
当前空气氧含量:22.8%
当前体温:37.3摄氏度
如果不是这几行数值一直如影随形般伴随着他扭头,瞥眼等动作,都牢牢固定在视网膜的左下角。
谢云逸估计就真的沉浸到整个飞船的内部视角中去了!
“起飞前再次自检!”
“启用飞行时序!”
“试验载荷状态正常!”
“倒计时2分钟!您随时可以打断楼兰号的自主起飞!”
22:58:00
谢云逸看着眼前浮现的两个选项:
【自动模式】【手动模式】
谢云逸念头一转,整个自动化的操作界面便消失不见了,转而出现的是一个谢云逸曾在仿真模拟飞行平台上操作过的贝尔 206Jetranger直升机飞行操作杆,只是多了一排的指示灯。
两腿之间的是类似于该直升机的周期变距杆,座位的左侧是一个黑色的握把状的总距杆,但脚下却没有直升机该有的反扭矩脚蹬。
【手动模式】下,谢云逸在座舱环境的微光中,逐渐注意到了座舱中的一丝潜移默化的变化。
原本谢云逸只以为整个座舱只有一排亮着的按钮,但随着越发接近23:00的窗口,整个座舱仿佛是有呼吸的生命般,渐渐亮了起来!
座舱中,原本亮起的是一排指示灯位于谢云逸正前方的控制台上,但每过几秒,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灯光,这道光渐渐从暗淡变得柔和,逐渐汇集到一个按钮的轮廓上:
首先亮起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