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人并不在少数,只是不敢言明。
“南山玉出城后,离楚国还相隔千里万里,需要经过重重关卡盘查阻拦。朝廷的搜捕风声如此紧迫,想要活着回国,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然而神奇的是,南山玉只用了不到两个月,便返回到了楚国,并在一年后被立为了太子。事实上,他也就是现在的楚皇帝。
随着南山玉的回国,持续二百余年的质子制度正式废除,岭南之盟也被两国撕毁。然而,两国并没有因此而全面开战,只是在边境上发生了一些摩擦。
直到现在,两国依然处于相互对立制衡,时好时坏而又不会撕破脸皮的状态。也是从那以后,兴起了一项新的邦交制度,便是互相往对方派遣大使,以便实时进行国事沟通。”
“就算段书琴真的放走了楚国质子,也不过是她一人之过,如何就能导致整个段家覆灭?”李长风疑惑道。
曲妙音道:“南山玉回到楚国的消息传来,朝廷意识到从其出城到沿途各处,必有人策应帮助。陛下勒令刑部和影衣卫联合彻查。一旦发现给南山玉提供帮助者,皆以通敌叛国罪论处,举报者也有重大奖赏。
朝廷上下掀起了一股清除内奸的风潮。仅仅四个月,便有七百余人被捉拿归案。这些人或是帮助过南山玉,或是查出与楚国联系紧密。而这些人,有七成左右都与段家有关。由于段延明还是宰相在位,刑部和影衣卫府皆无权查问。
当时负责此案的刑部尚书郑公策率先上书弹劾段延明,很快便有各部附和,段延明一时之间成为了朝臣公敌。”
李长风道:“能成为一国之相,当然有着极高的政治敏锐。段相应该也能意识到,整件事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真实目的。换句话说,就算不是通敌叛国案的发生,也一定有其他案子会发生。”
曲妙音未置可否,接着说道:“这时,另一个人的投案,成为了压死段家的最后一根稻草。段书琴的一名贴身丫环主动找到刑部,交代了她如何帮助南山玉出城的所有细节。据称,当时段书琴已经怀上了南山玉的骨肉,所以才对南山玉如此死心塌地,冒死也要帮他。
先前抓获的通敌犯,虽有与段关关系紧密的,但毕竟不是亲子女。段书琴的事一揭发,满朝震惊。她可是被传有望成为女相的人,而她的肚子里,若真有楚国皇室的传人,将来岂不是要由楚人来主宰乾国的半壁江山?”
说到这里,曲妙音突然停下来,不解地看着李长风。
只见他眼睛不知为何变得血红,满脸激动悲愤之色。
“你怎么了?”曲妙音问道。
李长风咬了咬牙,挤出淡淡一笑道:“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