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持续实地考察(2 / 3)

一边没技术没产量,一边又没钱引进技术。

跟他天门县遇到的企业不同,天门县的部分企业比方说棉纺厂,更大的原因还在臃肿的管理层上,占坑不干活拿工资的太多。

宁州电池厂这方面看样子问题不大,毕竟三个车间他都看了,厂里总共也就三百来号人编制,几乎都在车间干活,不存在这种问题。

如今经营不下去的原因,单纯就是厂里从五十年代开始就没重视过新电池技术的研发,并且也没改进过生产工艺,一如当年的手工作坊。

愣是到了现在才想着引进新技术,只不过如今一点钱都挤不出来了。

小姜拿着笔记本,在他身后帮着做笔记,反正最近是要将沈旭东走访的每家工厂以及问题一个个的记录下来。

方便之后对各类企业做分类,以及沈旭东做最终决定调整。

转了一圈,了解了具体情况,跟着陈厂长来到厂门口,准备离开。

“陈厂长,你们厂里目前的情况,我这边基本了解了。咱们高新区即将要作为改革的试点,绝大部分的企业可能都面临改制,甚至可能是“民营化”的情况。”

“咱们厂我觉得整体情况还没那么糟,就是该引进产线的就引进,哪怕价格高但学习和研发不能落下,起码引进后能吃透人家的技术,做到复制与改进。”

沈旭东说到这儿也顿了顿,这些改革都是高新区即将开展的动作,也不用藏着掖着,提前透露还能让各个厂能有些心理准备。

“关于资金问题,区里哪怕市里都不可能一次性补助你们五千万购买生产线。如今市里乃至省里的大方向就是“民营化”,也就是靠你们厂自己。”

“不过我倒是能帮你们厂里联系市里的几大银行,让你们能依靠厂房做抵押,贷出这笔用来购买产线的资金。”

事实上,后世“双鹿”这个品牌也还存在,沈旭东记得虽然不比南孚,但经营的也算是可以。

虽然不知道后世这厂是怎么撑过最难的时候,大概率不是合资就是借贷。

但既然能撑过去,说明必然有独到之处,这笔钱在改革后,由银行出面借给电池厂,他还是能做决定的。

陈厂长起初听到市里不能给钱,脸色就先是一暗,但听到能从银行借钱后倒是又立刻恢复起了神采。

从银行借贷风险的确巨大,并且怕是后边已经是民营化才能借款,但起码有搏一搏的资本,若是想现在这样怕是只能等着倒闭然后自谋生路。

哪怕他这个厂长提前活动关系跑路,也就是去其他厂或者在政府混个低两级的闲职,这对他这种一辈子扎在电池厂的厂长有什么意义?

沈旭东从电池厂出来后,又去了隔壁的海天塑机厂,也是家六十年代的老厂。

经营状况要比电池厂好的太多,在第一届宁贸会时,厂里就已经可以做到出口注塑机,是真的具有较为先进的塑料机械工业技术。

目前的注塑机已经能出口到米国,欧洲,东南亚等接近十个国家,发展是一片大好。

除了本身资金还不足,无法扩大产线以及规模外,在技术以及发展上制约不大。

沈旭东对于这厂后世也有了解

最新小说: 万人嫌一心求死,师兄们却红了眼 鉴昭行 重生:我一个创业的,怎么叫我海王? 入夜,娇软乖乖被京圈大佬吻哭了 摆烂系统京圈团宠是我 娇妻心似海之沉沦 重生1984,我在饥荒年带全家吃肉 从高一开始的校园生活 非人类监管协会 权臣把我送暴君?重生夫人睚眦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