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辽阔海域背后的神秘面纱时,秦狄可能已经抢占了先机。
“陛下,那徐州待命的水军,由何人挂帅统领?”
狄青看皇帝将自己送来的名单放置一侧,并未选定由何人挂帅,忍不住好奇询问。
“朕亲赴徐州,与他们同行前往交州。”
“陛下要再次亲征?”
皇帝话音落下,陈松目瞪口呆。
对狄青来说,这个回答倒是在意料之中。
前往京都的路上,他就有了这种猜测。
“陛下,战船虽然结实,但还是航行依旧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风浪只是其中之一,臣奉命北上之时,中途几次险些触礁。
臣斗胆请陛下三思。”
狄青并没有夸大其词,他所说的都是事实。
在海上,人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很多事物,但是对于海面之下的情况,却很难知晓。
看似平静的海面,几丈之下很有可能是暗礁丛生,巨大的危机潜藏于船底,充满了未知和危险。
“臣以为狄大将军所言极是,陛下若想亲征,不妨考虑走陆路,冀州或是徐州,都可前往交州,大可不必乘船北上。”
陈松在旁附和着,海上的凶险他虽不知,但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抵触心理,他始终认为陆地会更安全。
更为关键的一点,在陆地上出现什么意外,皇帝还可以在兵士的掩护下逃走。
如果在海上遇到危机,茫茫大海根本就无处可逃。
皇帝摆了摆手,缓言道:“你们不必再劝,朕意已决。
此次北伐,不仅要收复交州,郴州与益州,同样要重回我朝版图。”
他端起面前的茶杯,一饮而尽,长舒口气,继续说道:“此次朕会带上云霄子,有他在,朕相信水师定能平安抵达交州。”
狄青和陈松相互对视一眼,两人皆沉默不语。
他们知道皇帝一旦决定的事情,就很难再改变。
看来只能祈求一路顺风顺水,不要生任何意外。
陈松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终究还是咽了回去。
皇帝眼眸在两人脸上扫过,最后看向陈松,接着说道,“传令下去吧,两日后启程,天子卫队随朕出征。”
“遵旨。
臣即刻去通知魏丞相与张丞相。”
陈松应允,随后起身退下。
皇帝亲征,乃是一件大事,即便皇帝已经做出决策,朝中的重臣们也要商议一番。
准备皇帝亲征的具体事宜和一些出征前的准备,比如祭拜天地,选个黄道吉日等等。
陈松离开后,秦狄再次开口道:“上庸范铸铜钱一事,准备的如何了?”
“回禀陛下,臣离开上庸时,第一批铜钱已经范铸完毕,共计三万余枚。
臣此次北上,特意带来了百枚。”
狄青从怀中掏出个钱袋,里面哗啦作响,送到皇帝面前。
似乎怕皇帝多想,继续说道:“陛下,这百枚铜钱,乃是臣用老钱换的,已经留底存档。”
秦狄并没多说什么,将里面的铜钱倒在手中,仔细观看。
“做工质量倒是符合朕的要求,范铸的度如何?”
“按照目前的范铸度,每个月可范铸八至十万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