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望诸位与朕一同努力,让百姓安居乐业。”
说罢,他看向孙乾,“孙将军,城中事宜朕需要一份详细的介绍,天亮之后,朕能否看到你的奏章?”
“末将领命!”
孙乾抱拳领命。
秦狄点点头,看向刚刚归顺的那些文官,缓言道:“孙将军乃军中武将,对城内政务多有不解。
诸位乃襄城的主政官员,今夜可有人愿意辛苦些,助他一臂之力呀?”
“谨遵陛下旨意,我等定会竭尽所能,协助孙将军。”
众人纷纷做出回应,并未以臣子身份自称,虽然刚刚已经选择了归降,但皇帝并未委以官职。
说的直白些,他们现在虽然是官身,但却是无品无官衔的状态。
这意味着他们虽然拥有官员的身份,但却没有明确的品级和官职。
这样一来,他们就无权处置襄城的政务,地位也会稍微显得有些尴尬。
既不是普通百姓,也不是正式的官员。
这种情况就相当于是幕僚一样,只能出谋划策,说些建议性的话。
并不是皇帝舍不得这些官职,他需要点时间,去观察和了解这些人,以便更好地安排他们的职位和工作。
至少现在秦狄对这些人的表现还算满意,微笑着点头道:“很好。
朕不强迫你们,去留自便。
朕还有事,明日再和你们叙话。”
随后,他在范老和一众侍卫的簇拥下离开了大堂。
皇帝离开后,孙乾暗暗长舒口气,转身看向众人,拱手道:“诸位大人,正如陛下所言。
孙乾虽是这里的主将,却从未干涉过襄城内政。
皇帝旨意已经下达,还望各位真心归顺的大人,全力相助,完成陛下所需的东西。”
这句话说的高了,尤其是那句真心归顺,彻底将他们想离开的想法堵死了。
这个时候离开,日后必将会被人猜忌。
将见他们无人离开,孙乾开始安排善后工作,与他们一起商讨城中事务。
众人集思广益,整理关于这座城池的一切,展现出他们的才能,同时也想尽快让皇帝看到他们的能力。
夜晚的襄城渐渐恢复了平静,大堂内所有文官聚集在一起,整理着襄城政务,但人们的心中却波澜起伏。
他们知道,这里的局势已经生了改变,未来或许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汉帝的口碑褒贬不一,有人说他仁政爱民,有人说他好色残暴。
事到如今,他们已经没有了选择,要么回归汉朝,要么以死明志。
死说起来容易,但是真到那一步,需要极其强大的内心作为支撑。
正所谓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第二日清晨,秦狄拿到了孙乾递交的奏章,仔细翻阅后,对襄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襄城的现状算是在意料之中,外强中干。
粮草有一些,但府库内的银钱却是一文没有,全都被康渊怊运送到了交州城。
至于税赋,比以往增收了两成。
秦狄很清楚,交州百姓缴纳的这些赋税,都会变成一支支羽箭,最后射向汉军的兵士。
城内情况如何暂且不提,这份奏章上的字体,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