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城墙的后面,正在紧张而有序地浇灌着另一堵完全由冰块堆砌而成的城墙。
制作方法与秦狄在突厥时的制作方法如出一辙,只是由于山城的城墙有四面,所以所需的时间自然也会稍长一些。
正因如此,羽林卫的将士们才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理会城外的叫阵。
他们埋头苦干,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一点一点地构建起这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午后,阴霾的天空放晴,阳光洒在大地,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丝暖意。
城外的契丹敌军却并不甘心,他们再次气势汹汹地前往山城叫阵。
这次契丹人选择了北门作为突破口,企图从这里打开局面。
面对下午的叫阵,城内的汉军却依然不为所动,争分夺秒的构筑防御工事。
契丹敌军的叫骂声和挑衅声在山城上空回荡,却始终没有任何回应。
这样的结果反倒让契丹大军的士气愈高涨,他们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耶律拓原早就返回了西边的营地,得知北门叫阵无果后他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山城这地方他虽然没有来过,但麾下的将军们倒是有几个知道这里的情况。
从将军们的口中得知山城的人口只有区区几千后,他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按照他们的说法,几千人的小城,自然不会有太多的资源,就算李存孝的大军在城内搜索物资,估计也不会坚持太久。
只要自己围困山城,不仅可以切断他们的粮草补给,还能争取更多的时间收复失地。
想到这些,嘴角闪露笑意,心情顿时大好。
然而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耶律拓原不知道的是,山城内并非如他所想那般资源匮乏。
李存孝退兵山城时就早有准备,耶律指颜派人送来的不单单只有御寒的衣服和部分治疗冻伤的药膏,还有部分粮草。
粮草乃是行军打仗的必备品,李存孝作为沙场宿敌又岂能不知这些。
得知耶律指颜派人送来寄养时,他就已经将山城当作了补给站。
因为在战线前方,下一座城池在百里之外,为了保险起见,在没有夺取下个城池的时候,他不会贸然将全部粮草带在军中。
自从抵达契丹作战后,李存孝就制定了一个新规则。
羽林卫行军,以十日为一个单位。
每次行军作战,大军所携带的粮草只需十日之用便可。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减轻将士们的负重,还能时刻提醒自己不可冒进。
这地方不是上三州,无论羽林卫冲杀的多快,后面的补给总能及时抵达。
在这里没有充分的后勤补给,或者说在他内心深处,对契丹人并没有那么深的信任感,更不敢将羽林卫的性命完全托付给耶律指颜。
山城内的粮草辎重,省着点吃的话,足以维持他们一个月的生活。
眼下的形势没有太好的选择,只能暂时在山城休养。
至于城外的契丹敌军,先让他们得瑟几天。
郴州,尉迟家的弟子招收大会还在继续,上官云锦时不时的也会前去观看。
她去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看他们选拔内门弟子,而是借此机会对尉迟家的这些人做一些了解。
既然已经知道了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