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的,或许就是村寨的驮马队,每天来回奔波确实辛苦。
以至有话事人找到寨老,略显抱怨的道:“寨老,咱们出山的路,真要好好修一下了!”
有些没通电的村寨,村里人也渴望能把电拉到村寨里来。
问题是,他们居住的太过遥远,以至拉一条电线过来,所需花费的代价,让镇里出钱根本没可能。
反倒一些寨老,趁着机会跟村寨话事人道:“这两天出去,有看到白阿熊的外甥吗?”
“有啊!
他基本每天都在,看上去年龄不大,做事却有章法。”
“要想靠咱们想办法修路(通电),恐怕根本没希望。
镇里什么情况,相信你们都清楚。
有时间,看能不能请他来咱们村(寨)一趟,让他帮忙出出主意?”
通过白瓦寨修路,外加跟山民做了两次收笋生意,这些特意出山到过镇里的寨老,也把心思放到沐正峰身上。
在他们看来,也许沐正峰会有主意也说不定。
至于说村寨整体搬迁,又能搬那里去呢?住在山里虽不方便,可他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
有祖辈开的梯田,更有几代人开辟的林场,谁愿放弃呢?
收到这些村寨邀请时,沐正峰也很委婉的道:“这段时间,我估计走不开。
若是不着急,等我弟妹放暑假,到时我应该能抽些空,再去你们村寨看看,如何?”
“也行!
等你那天来,我们一定隆重招待。”
“这个不用!
其实我跟我阿爷一样,没事也喜欢往山里跑。
只是家里还有一摊事,有时也没那么方便。
等她们放假了,抽点时间去你们村寨转转还是可以的。”
对于类似邀请,沐正峰也猜想到这些村寨邀请自己的原因。
问题是,摆在其它村寨跟山民面前的难题,至少眼下的沐正峰,还真没有能力解决。
把邀约推到暑假再去那些村寨,或许可以参观考察一下。
那个时候,相信自家培育出的新种兔也不少。
自家搞的这个兔舍,更多也是为十村八寨准备的。
可很多事,沐正峰真心觉得能力有限。
原本只想把自家小日子过好,可眼下这十村八寨的事,也给他增添了不少压力。
那怕他凭此赚钱了,可依然觉得心有负担。
值得高兴的是,这次收购的春笋,被赵正良发给去年合作的经销商,反馈回来的信息都非常好。
一是春笋上市早,二是春笋品质好,价格自然也不错。
单斤提了五毛钱,确实令沐正峰也倍感惊讶。
可他相信,赵正良敢加五毛一斤,相信他的利润也不低。
每天至少十万斤的冬笋,其利润可想而知了。
等到七天下来,看着赵正良支付的货款,沐正峰却觉得这钱拿着有些烫手。
即便按之前的收购价分钱,他跟阿舅等人,每人也能分到四万多。
看到统计出来的收入,白阿熊甚至兴奋的道:“小峰,看来我跟你三舅建房,不用问你借钱了。
这春笋,应该还能收几天,就是质量没这么好。”
“只要还是冒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