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也是,葛城他的确会这么做!
琦玉皱起了眉头:哎,为啥葛城那家伙这么难缠呢?要是死的是他,活下来的是大海人就好了!
呵呵呵!
王文佐笑了笑:是呀,我也是这么想的。
像中大兄这样的家伙,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战场上见分明,我让守君大石去那边,也就是削弱他一点实力。
嗯!
琦玉点了点头,她眉头紧皱,似乎在考虑什么难以决定的事情,突然她问道:
三郎,你愿不愿意留下来呢?
留下来?什么意思?王文佐问道。
我曾经听说过,在大唐父亲是宰相,儿子未必能当宰相;可在我国父亲是内大臣,儿子就也能当内大臣,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这次你若能击败葛城,我打算将你升为太政大臣。
升我为太政大臣?王文佐笑了起来:据我所知,贵国的太政大臣只有皇族能够出任的!
对你可以破例!
琦玉道:我可以特别赐姓于你,世世代代出任太政大臣,统摄群臣。
毕竟经由这次内战之后,没有你的辅佐,我也很难坐稳大位!
王文佐没有说话,他能听出琦玉话语中的诚意,古代日本的确有过不少女天皇,比如齐明女皇、推古天皇等,但是这些女天皇要么在位时间很短,要么更多的是以神权统治国家,担任的是首席大祭司而非行政首脑、最高统帅的角色。
而今时不同往日,随着大和国家向律令制国家的转变,天皇身上神秘主义的味道变淡了,更接近一个行政首脑而非祭祀;其次这次皇族内战的规模是空前的,无论最后的胜利者是谁,地方豪族的地位都会大大提高,因为双方军队的主体都是这些人构成的。
这对于中大兄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他自己就是军队的统帅,如果胜利有足够的威望控制军队;但琦玉身为女子,并无统帅军队的能力,整个内战从头到尾都是王文佐替她打赢的,如果离开了王文佐,她即便已经登基为王,也很难控制在战争中涌现的新兴军事贵族,坐稳王位。
陛下,我们还没有打赢这场战争,现在讨论这些还太早!
王文佐向琦玉欠了欠身体:不过无论如何,我都要深深的感谢您,您方才说的那些话是对我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
琦玉死死的盯着王文佐,似乎是想要确认对方话语的真假,最后她失望的叹了口气:算了,你说得对,一切都得等打赢了之后再谈才有用。
我知道你们唐人都很心高气傲,觉得大唐才是天下第一。
可是唐人还有一句古话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大唐虽好,但大唐天子能如我一般待你吗?利害得失,你自己决定吧!
说罢,转身向佛塔内走去。
看着琦玉离去的背影,王文佐不由得叹了口气,他本打算击败中大兄,平定倭国乱事之后就辞去内大臣的官职,回到百济,向朝廷上书表明自己当时接受倭国官爵乃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并向天子请罪,琦玉也很清楚自己的这个打算。
而方才的这番话则触动了他的内心,如果说前面的授予太政大臣、世世代代并没有打动王文佐,那最后那句大唐虽好,但大唐天子能如我一般待你吗?却着实打动了王文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