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12月21日下午两点,凡三与莫兰拉着一漆黑一粉红行李箱去赶飞机。
凡三箱子里,都是带给孩子们的小玩具;莫兰箱子里,都是带给长辈们的衣物。
路上,凡三叮嘱莫兰,最好不要在父母面前说两人911历险的事。事情都过去了,再提起来,除了让老人受惊吓,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莫兰口头答应,心里却嘀咕:“你不告诉父母,我管不着;反正,我要好好向父母倾诉。”
回到京都五棵松家中,已是京都时间,12月23日下午5点。儿子媳妇安然无恙回来,让凡文车老两口非常高兴。
他们吩咐凡学兰,给马燕、陈丽华打电话,大家好好聚一下。
这天,钱咏祥、小张(张谦)歇班,也都回来了。
最令凡三意外的是,差不多2年未见的钱咏琳,竟然也在这边。
这小妞穿着绛色呢子大衣,神色抑郁,没有一点新婚少妇特有的喜庆与娇媚的风韵。
看到三哥从天而降,钱咏琳眼里顿时有了神采。
可是,看到伴在三哥身边,身着墨绿色呢子大衣的莫兰,她眼中的光彩又暗淡下去。
“三哥,现在也是有家室的人了,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有那么多功夫来照顾自己。”想到这里,钱咏琳不由有些自怨自艾。
凡家家庭聚会,在老家,基本上都是大姐凡学梅安排;在京都,则由马艳红一手打理。
考虑到莫兰的口味,马艳红选了小区南边不远的一家徽菜馆。
凡学兰联系好马燕、陈丽华后,大伙就开车出门。
钱咏祥将老刘公司的一辆三排座小客车开过来了,加上原先的2辆夏利,全家人凑合着可以全都坐下。
凡学兰带着父母与莫兰、思想,凡雪带着凡学梅母女及思念、兔兔,其他人都挤在钱咏祥那辆车上。
阳阳随凡三上了这辆大车,路上让爸爸抱着,这小家伙特依恋爸爸。
这家徽菜馆,距离五棵松凡家住的小区,差不多4华里,开车不几分钟就到了。
冬天,人不是那么多,马艳红特地订了一个大包间。
包间名字挺好听,叫荷花淀。里面一张大圆桌,桌上有一个玻璃转盘,是电动的,专门放菜。
大伙刚坐下,马燕、陈丽华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
马燕穿着银灰色羽绒袄,黑西裤;陈丽华穿着淡红色羽绒袄,蓝西裤。
室内有暖气,两人进屋,还没坐下,就脱掉了羽绒袄,露出里面的羊绒衫与高耸的胸脯。
马燕还是那样尖牙利齿,喝了一口茶,就笑着问凡三:“三哥,你身边这位大美女是哪位,也不给大家介绍一下。”
莫兰一听,有些不好意思。
凡三则落落大方地说:“这是莫兰,我在纽约大学的同学。”
马燕一听,故意调侃道:“不只是同学吧,是不是还同屋?”
这句话,引得周边人大笑,莫兰羞得满脸通红,低下头去。
凡三见状,瞪了马燕一眼:“你这个马燕,还是那么尖牙利齿。好,我来跟大家介绍一下,这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