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命”。
窗外夜色沉沉,凡三离开窗前,躺在车厢中铺上,一直到后半夜才勉强入睡。
第二天中午,车到江城,凡三一家在此下车。
从这里回雩娄,翻越大别山即到,不比从义阳走远多少,因此,凡三决定陪父母在这座大都市玩两天。
建国前后,凡文车才十五六岁,在乡间做货郎。每半个月,就跟着其他年纪大一些的商户,从雩娄来汉口取货。
一面两三百华里,百十斤重的货物,全靠两条腿来回奔波。
“肩膀头当大路,汗珠子摔八瓣。”
从记事起,凡三就常听母亲唠叨这两句话,形容父亲年轻时的艰辛。
1950年代初,供销合作社成立后,乡间货郎逐渐被取缔,凡文车就到街上供销社用人力车送货。
自此,他再没来过江城。而母亲,则是从未来过这座她时常念叨的城市。
江城实际上由武昌、汉阳、汉口三座城市组合而成,它们被长江与汉江隔开。
凡三一家是在长江南岸的武昌车站下车,首先去玩的是白云千古的黄鹤楼。
黄鹤楼建在蛇山上,又莅临大江,与周边地形对比,显得分外挺拔高大。
这里除了楼阁本身,最引人关注的还是书法大家们撰写的各种楹联。
凡三印象最深的是底层大厅立柱上长达7米的那副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登上黄鹤楼五楼,站在外廊上,极目四望,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桥下大江浩浩荡荡,隔江相望则是高达24层的晴川饭店。
江天空阔,一时间,凡三感觉自己的心胸豁然开朗,不由想起诗仙所言:“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不过,与这千古名楼相比,凡文车老两口对汉阳的归元寺更感兴趣。
“归元”, 出自佛经《楞严经》“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来到寺前,朝拜的人真多,最有名的活动是到罗汉堂数罗汉。
堂上,500尊金罗汉无一雷同,表情各异,似乎象征着人世百态。
游人进去后,男左女右,可以随意走几步,然后按自己的岁数,挨个数,数到哪尊罗汉就是哪尊。
据说,这尊罗汉对应着当年的时运。
记下罗汉编号,可以去外面买卡,卡上有你数到的罗汉图像和名字,还有签语,旁边有人负责解签。
凡三对此兴趣不大,牵着阳阳随意漫步,凡文车与刘月英却兴致勃勃。
出去花钱买卡时,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这次求的签很吉利。老两口顿时视若珍宝,很珍重地收藏起来。
第三天下午,来到汉口汉正街一带,凡文车说,与从前完全不一样了,一点也看到不到当年街道的影子。
也难怪,都过去50年了,能不变吗?
在这里,最高兴的是阳阳,街面上有不少孩子喜欢的小玩艺。
4月7号早上8点,凡家一行坐上从江城发往雩娄的长途班车。
一路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