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开始给刘备科普起,这次准备的重要课题,稻种的筛选。
这点她和陈信都有点疏忽,毕竟两人不种田,但实际上是有那么一个流程的。
本来是应该在占城稻回来之后就放上议程的,结果刚好遇到去武侯祠而给耽搁了。
晒种,將水稻种子放在麻布上,暴晒个一天左右的时间,適时翻转,增加种子的透水和透光性,此外还有杀菌的作用。
选种,选取优质的种子,播种后才能使秧苗生长健壮、整齐。
將种子浸泡在水中,待种子吸水后会下沉,而空壳种却会上浮,这样就可选取颗粒饱满的优质种子,提高发芽率。
催芽,缩短种子萌发的时间,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確保在最佳条件下快速生长。
刘备將这些消息,全部默记於心,总感觉欠两人越来越多了,也不知道周瑜沉下去的东西,他们能不能有收到的可能性
这又是一条重要的种田政策,等来年扬州的亩產量,定然会很让人惊喜。
当初听闻那名为南宋的割据朝廷,可以仅凭扬州一地,养活南方半壁江山,刘备多少是抱有一点质疑的態度。
现在嘛,他感觉有如此多的方法和手段,外加陈群,顾雍,诸葛瑾等人的努力下,可以好好的比上一比。
虽然人口数量还远远不足,毕竟还没有衣冠南渡带来的大量世家和人口,但刘备相信只要有时间,定然一切都会好起来。
建业眾人对衣冠南渡的原因都压在心底,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每想到黄河两岸都沦丧在异族的铁蹄之下,就会让人彻夜难眠。
等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记忆並带回之后,下一步的目標就是两普的所有资料。这个连著汉末的,汉人建立的朝代到底缘何如此不堪,他们到底哪里没有做好,这些经验和教训,刘备都是要和下属们细细商议的。
聊完了最关键的东西,刘备开始翻看两本三国,他迫切的要知道,夷陵之战的所有细节,以及战败之后当时益州的情况。
在取益州中有不俗表现的法正,在取汉中时的高光决策,看到黄忠顶著七十多岁的高龄,隨著大部队跋山涉水迁回至定军山,並最终一战成名,刘备捏了捏拳,汉升当真是老当益壮。
看到张飞大破张部,並完成立马勒铭的壮举,刘备更是喊了声好,並暗中想著,回去之后该问问云长,三弟的性格,现在是否已经有所变化
最后看到关羽北伐囊樊,利用天时地利,打出水淹七军的大胜,刘备內心更是激动万分。
二弟就是强,虽然名义上是荆州,但实际就只有南郡,武陵和零陵这三郡。长沙和桂阳两郡,
在不久前的湘水划界中,已经交还给孙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打出如此战绩,甚至还让曹操动了迁都的心思,牵扯了曹魏中原地区的大部分兵力,真的是很不容易。
可惜的是,刘备心里知道,这场胜利,就是季汉最后的高光了。
关於孙权的选择,私下中建业眾人商议过几次,周瑜和鲁肃也不迴避他们对此的看法。
在关羽北伐之时,江东若是铁了心打合肥,到底能不能成功,已经没有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