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大德的回答,颇感意外。
由于火器的不断发展,无论什么样铠甲在火器的面前,都是众生平等,所以到了明中后期的时候,军中装备最多的铠甲就是布面甲。
布面甲,他是将甲片用铆钉固定在两层棉布的里面,棉布在外,甲片在里,所以称之为布面甲,布面甲相对于传统的铁甲而言是要简单很多的,造价也低,很适合大量装备。
布面甲虽然防御上不如铁甲,但是他面对火器的射击,防御力却奇迹般的高于铁甲,并且布面甲还有御寒的作用,很利于在北方作战。
布面甲不仅明末明军大量装备,建奴八旗也大量装备,鞭子戏中看似像棉衣,露出很多铆钉的那种铠甲,就是布面甲。
周大德已经听出李俊业的话中意思了,又继续说道:“我有一个表亲,乃是卫中匠户,常年所制者,便是铠甲,大人若是有意,我可以去将他请来。”
“但是他本人,颇有点爱财。”
李俊业道:“你放心,只要人能请到,多少银子,我都能付得起。这样吧!以后你们几个匠头,每月五两银子,两石粮食,不知道这条件他可否满意。”
“使得,使得,明日我就让我家二郎去登州请来。”
听到李俊业一口气将他们的俸禄直接涨了几倍,周大德差点激动的要跳起来。
要知道明朝一个县令,正儿八经的俸禄折合成白银,一年也就六十两左右,他们只不过是一个匠户,所得的俸禄都已经高过县令了,这让他如何不激动。
何况匠户素来地位低下。
然后李俊业又给他调拨二十人过来,这些人都由他和张玉休两人亲自挑选,要他们分成日夜两班赶制兵器,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所有的人都能装备上一副布面甲,和一张滑轮弩,还有他们本该分配的武器。
交待完这些之后,李俊业方才满意的离去。
周张二人也开始忙活起来。
如此过了一段平静的时间后,李俊业骑着马回到了靖海堡。
这次回来不为别的,因为刘有为让人带信过来,他手上的玻璃器又卖光了,让李俊业赶紧再送一批货过去,这一次,刘有为打算亲自拿到济南去卖,所以叮嘱李俊业多送一些过来。
李俊业前前后后已经在刘有为那里送过好几次货了,虽然每次李俊业都严格的控制着数量,但是次数多了,商品自然也泛滥了起来,现在在登州,一个玻璃盏只能卖到一百多两银子了。
所以刘有为下下定决心拿到济南去卖。
李俊业这次回去,就是为了去取玻璃,转眼之间,已经有天都没有回去了,他也想回家看看。
望云堡离靖海堡,并不是很远,才五十里路而已,快马加鞭半个时辰就能到。
“俊哥儿,回来了!”
甫进城门,就有很多乡邻给李俊业打招呼,李俊业也一一回礼。
未行多久,李俊业就看到前方乱哄的跑出一队士兵出来,足足有一百多人,所有的人神情肃穆,全副武装,领头者正是王永坚。
王永坚身披甲胄,正骑在一匹马上,由几个亲兵簇拥着,急耐的打算出城。
“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