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他惊疑之下,细细打听,方才知道一些辛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有过教训的他,不敢再随意下注。
同时他也在这些日子,知道了许多关于贾琏的消息,知道他是太上皇的皇孙,还是铁网山之变的参与者。
正好他与贾琏有些“交情”,这才携重礼前来拜访。
眼下贾琏既然提出这件事,显然是有所求,他当然乐意于拿出一些态度来。
而且……
贾琏见周延儒答应的如此痛快,也是略感意外的道:“哦,你确定是入股,而不是借贷?要知道,那些天津卫的商户们,可基本都是选择的借贷给朝廷。”
周延儒笑了笑:“小人相信朝廷,更相信荣公。”
贾琏就不再说什么。在这个富人们喜欢把银子埋在地下,到钱庄存钱通常没有利息不说,反倒要给存储费用的时代,一年百分之十的单利,确实是很高很高。
但他这不过是千金买马骨。
朝廷给商人们借钱,最大的就是信任问题。
毕竟商人弱势,一但朝廷使诈耍赖,商人就会吃闷亏,血本无归。
这也是很多商人不敢借钱给官方的原因。
贾琏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
只要他将来按期定时的支付利息,获得商人们的信任,那么将来他再做别的事,必定有大批商人赶着来投资。
“另外,小人也有一个请求。”
“哦?你说。”
周延儒神色变得郑重且小心:“小人毕竟是扬州盐行会长,根基家底也都在江南。
然而小人听闻荣公之言后,深觉将来海外有巨大的利润可图。
因此小人斗胆,想要在回去之后,联合江南的各大商行,在南边也建造一个类似天津造船厂一样的船厂……”
贾琏笑道:“你若是能够办成,不论是对朝廷还是整个大魏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周延儒心内松了一口气,立马道:“如此,不知道荣公可否准许小人,派人到天津造船厂,学习一些造船的工艺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