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机部队执行轰炸任务。
罗云冲也正式晋升为战略打击第一军的少将军长(以前只是代军长)七月底济州岛上的六个轰炸机团成立战略打击第二军原本廖汉翔想把郝东觉要过去。
担任第二军的代军长的。
郝东觉拒绝了并且在七月底的时候返回了舟山继续留在海军航空兵的编制范围之内。
七月份结束的时候唐帝国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已经在日本本土总共投下了18万吨炸弹与燃烧弹(其中燃烧弹大概15万吨)日本本土上的大城市全都遭到了轰炸人口在2o万以上的中型城市有八成挨了炸弹。
唐帝国的轰炸机部队已经开始向小城市村镇甚至乡村投掷炸弹。
从八月份开始轰炸的强度继续提高。
除了继续打击那些还有工业目标以及轰炸价值的大城市之外。
两个战略打击军的两千多架轰炸机开始轰炸部分战术目标。
包括铁路公路桥梁等等。
而在轰炸这些目标的时候。
使用地多半为高爆炸弹而不是燃烧弹这实际上也解决了燃烧弹匮乏的问题。
同月部分战略轰炸机还承担了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去日本的内海港口布雷封锁日本的内海交通线。
部分轰炸机(战斗机)甚至开始轰炸在日本内海活动的船只。
同时帝国的潜艇部队也开始在日本近海活动袭击靠近日本本土航行的商船。
一些潜艇甚至连帆板都不放过!
第二军也得到了扩充增加了三个团的轰炸机。
在继续支持6军的全面进攻之外已经将重点转移到了对日轰炸上来。
八月这一个月两个军的轰炸机就在日本投下了二十三万吨炸弹(水雷)几乎每架轰炸机每天都有一次任务至少两天一次任务。
其中投放的水雷达到了15ooo余枚。
从战后的资料来看这一个月之内就有25万吨在日本内海与近海航行地商船被水雷炸沉而这个月。
帝国潜艇部队击沉的商船才18万吨。
九月份是对日轰炸的随着年底即将到达以及日本的防空战斗机部队几乎全线崩溃轰炸任务更为繁重了。
当时每架轰炸机都有两套机组成员(包括了航空勤务人员)这样就能够保证轰炸机处于最佳状态飞行员与勤务人员也能够得到足够的休息。
几乎每架轰炸机每天都要执行两次轰炸任务其中一次是挂炸弹去轰炸地面目标另外一次则是挂上水雷去布雷。
这个月内三千多架轰炸机向日本本土投放了25万吨炸弹(燃烧弹)23万枚水雷对日本六十多座城市进行了轰炸还炸毁了十多座重要的桥梁摧毁了一百多节机车(主要是“隼”
的战果)炸毁上千部车辆还在日本内海与近海击沉了三十多艘大型船只。
另外护航战斗机与执行自由猎杀任务的战斗机还击落了数百架日本飞机这其中包括了一百多架战斗机。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轰炸机群连续创造着新的投弹(雷)纪录。
到年底的时候两个军(第二军已经扩充到了十二个团的编制)一共向日本投下了15o万吨炸弹(燃烧弹)12万枚水雷以及数千万分传单(传单的威力往往比炸弹还要大)根据战后获取的资料23年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