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
都会由那艘首先发现商船队的潜艇负责跟踪,并且不断报告商船队的位置,航行,速度。
而袭击一般夜间展开(选择袭击海域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袭击时,一般会有两到三艘潜艇负责引开护航的驱逐舰(这些潜艇几乎都是去送死的,但是能够活着回来的也不少,一般由优秀地潜艇艇长指挥的潜艇担当这一任务)。
护航驱逐舰的阵型被打乱之后,其他潜艇再蜂拥而上,用鱼雷与火炮迅速解决战斗,天亮之前撤出。
如果袭击还没有获得完全成功的话,就会第二天晚上再次组织袭击,或者是呼叫其他的“狼群”
,船队的下一段航向上再次组织袭击。
这一战术非常有效,比以往的单独“狩猎”
的效率高出很多。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德国潜艇成为了北大西洋上地“海狼”
,成为了英法商船队的杀手,成为了掐住英国生命线的那只大手。
可以说,唐帝国的潜艇部队是师从德国潜艇部队的。
对日封锁作战中,唐帝国的潜艇部队吸取了德国潜艇部队地经验。
北太平洋战场上,唐帝国的“海狼”
也正是采取了“狼群战术”
之后(22年5月份开始)。
日本获得的援助大幅度减少,日本才露出了疲软的一面。
如果没有这些潜艇,恐怕唐帝国要想打倒日本,至少得等到23年年底。
德国潜艇(唐帝国潜艇)的疯狂袭击终改变了美国战争中的立场。
22年上半年,德国潜艇就袭击中击沉了八艘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这些船只都是美国注册的),同期,唐帝国的潜艇也击沉了五艘美国商船。
按照《国际海事法》放入书架,袭击这些船只就是袭击美国。
结果,22年7月,美国就差点因此参战。
年7月底。
唐德美三方就大西洋与太平洋潜艇作战的问题开始谈判。
此时。
美国没有能力参战(美国国会不会因为商船遭到袭击而贸然参战,不然一战中。
美国就已经参战了),唐帝国与德意志帝国也不想这个时候惹上地麻烦(唐帝国正全力以赴地干掉日本,而德意志帝国顶住了英法联军的进攻之后,还要挡住南面地意大利,迎战东面的俄罗斯帝国)。
7月,谈判差点破裂(22年时,美国有可能这个时候参战),结果双方都做出了让步,谈判终9月结束。
唐帝国与德国都做出保证,不派遣潜艇进入美国一侧的航线袭击商船,而美国也保证不向战区一侧派遣护航战舰,所有向交战国运送物资的船只都不得悬挂美国国旗,以避免擦枪走火。
这个协议对双方都有利,而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德国潜艇一直大西洋中线(以英国格伦尼治为零度,西经32度)以东海域活动,而这条看不见的界线也成为了英法商船队的生死线。
美国海军派遣的护航战舰只负责将商船队送到这里,然后由英法的护航战舰接手。
而这条线以东,德国潜艇可以肆无忌惮的袭击任何一艘舰船。
到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