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帝国的最高机密那些工业生产计划也很重要但别的国家也能够大概判断出唐帝国在24年能够将工业产值提高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但却无法摸清楚唐帝国的战争计划。
参加会议的一共只有十多人除了几个重要的部长之外其他人谈仁皓都不认识连那名6军少将他都不认识。
“你是谈仁皓将军吧?久仰大名!”
在等待会议召开的时候那名6军少将主动走了过来做了自我介绍“我是古迅雷6军少将很荣幸能够与你同堂言。”
谈仁皓迅地打量了一下这个比他大不了几岁地6军少将同时将那张坚毅。
同时带着一股桀骜不驯的神色的脸庞印在了脑海里。
古迅雷给谈仁皓留下地印象很深刻。
在谈仁皓以往的认识中6军并没有太多的年轻将领严定宇元帅也很少重用年轻将领(6军在对年轻将领的任用方面比海军还要保守)而古迅雷明显是个才晋升上来的年轻少将他肯定算得上是6军中的一颗新星了。
“对了我以前是第三骑兵军的施鼐兴将军的副手。”
古迅雷又做了一番介绍。
这下谈仁皓就明白了他已经多次从廖汉翔那里听说过了“施鼐兴”
这个名字。
当年施鼐兴与廖汉翔还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在廖汉翔当骑兵营营长的时候他就是另外一个骑兵营地营长。
后来廖汉翔去了6航走上了航空兵这条道路。
而施鼐兴则留在了骑兵部队致力于装甲兵的展工作。
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廖汉翔还留在6航的时候两人还就航空兵与装甲兵的配合作战问题讨论过多次。
后来施鼐兴提出了利用装甲兵的度结合航空兵的打击能力的“装甲集群快突击理论”
(“闪电战”
的基础理论)就是建立在他与廖汉翔的讨论基础之上地。
而这也成为了帝国6军在二战前夕的经典理论为帝国6军最主要的展方向。
施鼐兴也因此成为了帝国6军装甲兵的创始人。
可他在6军的遭遇与廖汉翔有点相似一直不受重用。
他没有跳槽来海军(海军也没有可以让他施展身手的地方)而是留在了6军。
用他的理论组建了第三骑兵军(后改名为第三坦克军)为帝国6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装甲兵指挥官。
“古将军兴会了!”
谈仁皓立即对古迅雷产生了好感大概是因为施鼐兴与廖汉翔的关系还有他们同是年轻将领的缘故吧。
“我也早就听说过施鼐兴将军的大名相信古将军将会在战场上一展才华将施鼐兴将军的理论变为实际的战功!”
“谈将军过奖了与谈将军相比我不过是才学会走路的孩子一样!”
古迅雷也对谈仁皓产生了好感“现在谈将军已经是海6两军的大名人了我还经常听卫伯瑜将军谈到你呢。
至于今后嘛我们都为帝人为帝国征战沙场为我们的本分那些战功又算得了什么呢?”
两人同时笑了起来作为年轻一代他们有着共同的社会背景也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
这也许是帝国海6两军年轻将领唯一的共同点吧。
“两位将军会议开始了请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