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少将而已,而且是一个在五十四岁才升上来的“老资格”
少将。
也许,斯普鲁恩斯最应该感谢的是哈尔西。
尼米兹找到了躺在病床上养伤的哈尔西,要哈尔西给他推荐一个舰队司令官,结果,哈尔西毫不犹豫的就说出了“斯普鲁恩斯”
这个名字。
当时尼米兹对斯普鲁恩斯还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是第5巡洋舰特遣队的司令官。
哈尔西不遗余力的推荐斯普鲁恩斯。
尼米兹相信哈尔西,而哈尔西相信斯普鲁恩斯。
结果,尼米兹还真启用了这个以前连航母都没有上过的少将来指挥第16特混舰队!
斯普鲁恩斯与哈尔西能够成人朋友,而且还得到哈尔西的赏识,这也是一件很奇怪地事情。
两人地性格完全不一样,哈尔西的性格完全可以用“热情奔放”
来形容了,说话是大嗓门,而且还经常挥手画脚,给人一种干劲十足的感觉,仿佛有一股永远都用不完地充沛精力一样,就算是在医院里,他也不安生,为了能够看到珍珠港里的战舰,他甚至找人把医院里的几棵大树给砍了,因为那几棵树挡住了他的视线!
相反,斯普鲁恩斯则是一个极为冷静,很少动怒,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保持沉着冷静,都会是一副毫无表情的神色。
不管在哪,这两个人摆在一起,明显就不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将领。
也许,正是这种性格上的极大差别,让两人之间找到了互补,所以才能够维持朋友的关系吧。
哈尔西向尼米兹推荐斯普鲁恩斯,也正是看种了斯普鲁恩斯的冷静。
当然,这个“冷静”
与“稳重”
并不是一个意思。
虽然斯普鲁恩斯没有上过航母,但是他对航母战术却极为了解。
他在海军军事学院的那几年工作,让他能够吸取一些前沿知识,这其中就包括各个国家海军中航母派军官地言论谈仁皓那篇文章也被美国人搞到手了)与哈尔西一样,斯普鲁恩斯也坚信航母是未来海军的主力,航母将取代战列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这也正是哈尔西推荐斯普鲁恩斯的主要理由,哈尔西很了解自己的这个巡洋舰舰队司令官,也许,当时美国海军中还真没有几个将军有斯普鲁恩斯那么丰富的航母战术知识,而斯普鲁恩斯缺少的只是把他的知识转变为实际行动的经验而已!
也就是说,斯普鲁恩斯缺乏地只是实践的机会,而现在尼米兹就给了他这个机会。
如果换了别的任何人在斯普鲁恩斯现在的位置上,恐怕连领着舰队出海的勇气都没有,一下从指挥几艘巡洋舰的分遣队司令官升为特混舰队司令官,指挥几十艘战舰,而且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最后的老本作战,光是这个压力,就足以让很多人崩溃了。
斯普鲁恩斯也感受到了压力,但他看到了更多的机会。
也许,这就是他等待了五十六年的一次机会吧!
舰队在出之后并不是很顺利,现在编在第16特混舰队里的三艘航母都存在这样或者哪样的问题。
“萨拉托加”
号的锅炉一直无法达到最大功率,“约克城”
号的飞行甲板没有完全固定好,“大黄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