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巡洋舰拿来做挡箭牌的,最多用巡洋舰做雷达哨舰,而战列舰编队与巡洋舰编队的距离不会过5海里。
不然哨舰就会被对手当着靶子挨打了。
严师琪确实是让四艘巡洋舰去当靶子,或者说去拖住美舰队,他需要时间让四艘战列舰转过25)度,同时将双方的距离拉开到1o海里以上。
这大概需要花费二十分钟的时间,如果不让四艘巡洋舰冲上去的话,那么在十分钟之后,他就要与美舰队遭遇了。
一点过六分,“小雪”
号前面的四门主炮先开火,在1o海里多一点的距离上,雷达对敌舰距离的测算误差大概是15o米。
方位误差大概是o1度。
虽然这个精度仍然差了一点,但是已经足够让主炮打出的炮弹落在敌舰附近了。
因为2oo毫米穿甲弹根本就无法威胁到敌战列舰,甚至连次要部位的装甲都无法打穿。
所以“小雪”
号打出的全是高爆弹,以破坏敌战舰表面设施为主。
五分钟之内,33巡洋舰编队内的四艘重巡洋舰都6续开火。
一点过九分,“北卡罗莱纳”
号前面的六门主炮开始还击。
此时双方距离大概9海里。
在这个距离上,战列舰上的雷达已经可以测算出敌舰地大概距离与方位,可美舰上并没有配套地雷达炮瞄指挥设施,因此“北卡罗莱纳”
号的炮击度很慢,大概三分钟才能打出一个齐射,而且炮击的准确度误差大得有点离谱。
到一点十五分的时候,“华盛顿”
号。”
南达科他”
号(旗舰),“印第安纳”
号四艘战列舰都6续开火,而跟在最后面的“马萨诸塞”
号与“阿拉巴马”
号则没有急着加入战团。
既时是在能见度很差的夜晚,炮口闪光都格外的明显,在数海里的距离上都能够看得清楚。
当然,这也仅仅局限于开炮的那一瞬间,如果要依靠了望员根据对方炮口闪光来确定对方的准确距离的话,这就需要了望员的素质非常高,除了判断炮口闪光的位置。
距离之外,还要根据几次炮口闪光位置地变化而测算出对方的航向,度(这些都是炮击中极为重要的因素)。
而实际上,当时双方的了望员都没有这么高的素质,因此都得依靠雷达来引导炮击。
这种没有多大意义的炮战持续到了一点二十八分,此时“北卡罗莱纳”
号已经挨了三炮弹,“华盛顿”
号也挨了两炮弹,“南达科他”
号的运气比较好,没有中弹,而“印第安纳”
号则挨了两炮弹。
这些2oo毫米高爆弹对四艘皮坚肉厚的战列舰根本就没有威胁,连隔靴挠痒都算不上。
而最后参加炮弹的两艘战列舰则一直没有受到炮击。
33巡洋舰编队里地四艘巡洋舰也没有挨炮弹(挨了就肯定完蛋),虽然不断有炮弹落在附近的海面上,但是美舰的炮击误差太大了,根本就难以打中快航行的巡洋舰。
战场上的局面已经完全明朗了,到一点三十分的时候,跟在33巡洋舰编队后面大概8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