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地作战物资。
美军的运输与投送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当时美国海军的大型战舰都是在东海岸建造的,在战争爆之后,美国西海岸的几个港口里都新建了船厂,虽然无法建造大型战舰,但是却能够为海军提供登6舰艇,运输船只,以及快艇等小型战舰。
这样,太平洋战区可以获得及时的补充。
另外,美国建造的万吨级货轮不仅仅是北大西洋上的运输主力,而且在太平洋战场上也广泛使用。
比如。
在从美国本土到澳洲大6的航线上,常年有六支以上地船队在往返航行,而在美国本土到夏威夷群岛的航线上。
也有四支船队在来回运送物资。
这些船队里货轮的数量在三十到六十艘之间,如果临时加强的话,还出现过由八十多艘货轮组成的巨型船队。
当时,在太平洋上活动的万吨级标准货轮已经有2oo多艘了。
而这些货轮除了承担战略运输任务之外,还承担起了战役运输工作,尼米兹可以随时抽调珍珠港里的货轮来完成战役行动。
美军地登6舰队规模也不小。
在参战后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美军一直处于战略防御状态,因此在太平洋上没有大规模的登6作战行动,登6战舰的损失量比唐帝国海军小得多。
而在战前,美国就有一支规模不算小的登6舰队,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很多没有建造大型战舰的船厂(主要是工艺不合格),几乎全在为海军建造登6舰艇。
到25年中期的时候,美国海军集中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排水量过16oo吨的登6舰已经过了25)艘,另外还有数百艘小型登6舰。
这些登6舰艇的大部分都是部署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当时在珍珠港大概有8o多艘登6舰,足够让尼米兹一次性投送两个6战师(第一批登6部队只有两个团,大概5ooo人左右)。
当时,尼米兹手里的6战队,登6舰队,运输船队实际上是为最后进攻马里亚纳群岛而准备的。
打回马里亚纳群岛,这是尼米兹的最高目的,更是他一直在努力的目标。
按照尼米兹的计划,如果在年底前他能够反击成功,而且增援的6战队,登6舰队与运输船队到达的话,他就有足够的力量反击马里亚纳群岛了。
而用这些兵力去攻打威克岛,那就真是拿石头砸鸡蛋!
十七日,登6舰队与运输船队分别在十多艘驱逐舰的掩护下,在夜色之中离开了珍珠港。
美军舰队出港的时间选择得相当的恰当。
此时珍珠港外已经有了反潜声纳阵,而且珍珠港的守卫部队已经摸清楚了那些在港口外徘徊的唐帝国潜艇的行动规律。
这两支舰队是在八点到十二点之间离开珍珠港的,而在此期间,负责监视珍珠港的那些潜艇全都退到外海去为潜艇充电,而这些潜艇最快也只能在十二点的时候向珍珠港方向航行,而在其到底的时候,港口外的海面上已经平静了下来。
十八日上午,在一千三百多名船厂工人,以及上千名舰队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富兰克林”
号航母基本上修复了,并且在当天下午就离开了船台。
已经没有时间给美军做航行测试,以及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