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勤凯率领的第二批轰炸机比安士乐率领的战斗机群晚了四十分钟到达第第31特混舰队里那两艘落在后面的航母的时候是十二点三十五分,而此时,“列克星敦”
号已经向北面航行了3o多海里,而且还在全逃逸之中。
这个机群的规模极为庞大,除了6第一轮侦察任务,返回了舰队的侦察机)之外,还有第一特混舰队剩下的所有轰炸机了(还有第二轮侦察任务,因为返回舰队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没有能够跟着杨勤凯一起出)。
在赶到战场上空之前,杨勤凯就收到了安士乐的报告,让他们放心大胆的去轰炸美国战舰,护航战斗机会确保轰炸机群不遭到美军战斗机的拦截,同时会在轰炸的时候协助轰炸机突破美舰队的高射炮火力网。
“上校,要不要干掉那两艘航母?”
“第五俯冲轰炸机小队,以及第四,第五鱼雷轰炸机小队去解决掉那两艘航母,别浪费弹药!”
杨勤凯自然不会放过那两艘注定要完蛋的美军舰队航母,“用不完的弹药去对付那几艘护航战舰,其他小队跟我追击美军舰队!”
12架“射水鸟”
与24架“海雕”
立即脱离了大编队。
对付受伤的,度很慢的,而且没有办法机动规避地战舰。
鱼雷的效果与炸弹更好,因此杨勤凯分配了更多的鱼雷轰炸机去终结掉那两艘美军地舰队航母。
而分过去的12架俯冲轰炸机则主要用来对付在这两艘航母附近地几艘驱逐舰。
安士乐手下的一批战斗机也加入了攻击的行列,2o毫米机关炮的炮弹可以很轻易的扫荡驱逐舰与航母上那些没有炮塔保护地小口径高射炮的炮位。
这至少可以削弱美舰的防空火力,让轰炸机更加轻松的投下炸弹。
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
至少有14条鱼雷先后命中了几乎已经停下来的“邦克山”
号航母,而且这些鱼雷全都命中了航母的左侧。
另外还有8条鱼雷命中了“黄蜂”
号航母的右侧。
这些鱼雷轰炸机飞行员没有犯常识性的错误,他们都是在航母已经受伤的一侧投下鱼雷地,这样可以加快航母的翻覆度,而只要战舰在海上翻覆。
就算没有立即沉没,也肯定没救了!
12架俯冲轰炸机集中对付了三艘驱逐舰。
对付驱逐舰这类块头比较小,度比较快的战舰,俯冲轰炸机地投弹准确率并不是很高。
不过,这同样也表示,只要命中一枚炸弹,那么驱逐舰就肯定完蛋。
12枚炸弹对付4艘驱逐舰,只需要有三分之一的命中率就足够干掉这四艘驱逐舰了。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对投弹命中率一直保持在4成以上的唐帝国俯冲轰炸机飞行员来讲,三枚打中一枚。
这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杨勤凯没有为那几艘注定要完蛋的敌舰分心,他的目标是那艘正在逃跑的航母,还有三艘大型巡洋舰。
数艘巡洋舰。
炸掉这些战舰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在飞往第31特混舰队的路上,他先就与返航的秋耿波遭遇,从秋耿波那里了解到了美舰队的大概情况,随后由与姚伯岩率领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