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眶。
随即朝着太皇太后居住的方向郑重的磕了一个头。
屋外的宫女彩云撇了一眼杨士奇,悄然离去。
杨士奇手拿白糖糕,细细品着,时而皱眉,时而点头,说心里话,这白糖糕做的勉勉强强,用的白糖不是广西的沙糖,而是琉球进贡的霜糖,太甜太腻了。
吃完一个白糖糕,又拿起一个薄酥饼,轻轻咬去一块,又喝了口稻香粥,满意的点点头。
约摸一炷香的时间,用完早膳的杨士奇垂首站立在仁寿宫正殿内。
“杨爱卿久等了。”
人未到,音先道,张氏从后殿款款走出。
今天,张氏特地穿上了较为正式的凤袍,凤冠。
杨士奇心里一阵疑惑,今天怎么了?又是赏赐早膳,又是穿的这么正式。
“臣杨士奇,参见太皇太后。”
杨士奇跪下行礼道。
“罢了,你也快八十岁的人了,别跪着了,起来吧。”
“上茶,赐座。”
“谢太皇太后。”
杨士奇心里又是一惊,太皇太后是什么意思,刚才说自己快八十的人了这句话好像语气不对啊。
“杨卿,哀家记得你老家是江西吉安府的吧?”
“是,老臣家在吉安府泰昌县。”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啊。”
张氏随口一句贺知章的诗脱口而出。
杨士奇纳闷不已。
“哀家还记得第一次见你时还是哀家为太子妃时,时光荏苒,一转眼,咱们都老了。”
张氏叹息一声,似乎回忆起当年的事和人来。
杨士奇更加纳闷,太皇太后到底想说什么?接着又听张氏说道,
“哀家记得你的夫人和大儿子都在老家?”
张氏的话题跨度太大,绕是聪慧如杨士奇,一时也没转过弯来。
“是,老臣的大儿子现在老家泰昌县。”
回答完,还等着太皇太后下文呢,结果对方不说话了,只是微笑的看着他。
被看的有些发毛,杨士奇决定转被动为主动,你不是一直不入正题,那我也懒得和你绕圈子,直接切入正题。
“不知太皇太后今天唤臣前来有何事?”
杨士奇躬身施礼问道。
“哎…”
一声叹息,张氏从旁边的茶几上拿过来一份奏疏,递给了杨士奇。
杨士奇认得这种制式的奏疏,这是东厂专用来向皇帝传递情报的奏疏。
当他打开首页定睛一看时,心里咯噔一下,上面赫然写着江西吉安府东厂百户的字样。
皇帝什么时候在自己的老家也安插了这些鹰犬?老家出事了?
稳了稳心神,杨士奇翻开第二页,开始看起来,渐渐的,捧着奏疏的手开始剧烈抖动起来,上面写的正是东厂奏上来关于他儿子的罪状,他没想到,自己宠爱的大儿子居然背着他干了这么多丧心病狂的事……
“不,不可能,上次回老家探亲,大儿子表现挺好,周围的亲戚朋友都说儿子是个乐善好施的好人,为何……”
可这又由不得他不得不信,上面一天天罪状来龙去脉,时间地点人物清清楚楚,甚至还有被害家人的手印,这做不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