诩,贾文和,今后他就是我军的首席军师了,地位和仲德先生不相上下。”
两人看了贾诩一眼,对着他抱拳执礼,贾诩也赶忙回礼。
第二日清晨,经过客栈一夜的休息,赶路的疲惫尽皆消除。
“明公,在下贾诩求见。”
刚刚结束修炼的袁基,听到贾诩的声音在房外响起,起身将房门打开。
“文和,陪我出去买吃早点,有什么事边走边说。”
袁基带着贾诩,走出客栈。
路上,袁基看了眼温顺的贾诩,轻笑道:“文和,一早来找我,所为何事呀?”
贾诩对着袁基,拱手说道:“明公,在下不解。”
简单的说了六个字,随后贾诩就不再说话了,而是静静的看着袁基。
袁基知道,这些满腹经纶的大才,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而自己用这种半绑架的手段,将他弄了过来,若是不能让他彻底心服,归顺自己,早晚有一天,他还是会跑掉的,甚至设计一条自己没有看出来的计谋,就能让自己损失惨重。
想了想,袁基边走边对贾诩,用真诚的声音,说道:“文和之才,我知。
文和善藏拙,我亦知。
为了能得到文和,并减少意外出现,在下不得已才出此下策,我相信以文和之智,应当能明白。”
贾诩点了点头,示意袁基继续。
“而且我知道,若我不是用这种方式,文和定不会轻易下定决心来辅佐我,所以,在下只能先斩后奏。”
袁基看着贾诩,轻笑一声。
贾诩眼神中,一道流光闪过,认真的看向袁基,说道:“明公,在下已知明公所为,皆是为了让在下,为明公效力。”
说道这里,贾诩停顿了一下,看着袁基稚嫩的面容,继续说道:“但是,明公为什么认为,在下会这样乖乖的为明公效力,或者说,明公为什么认为自己可以降服在下。”
话音刚落,原本样貌平凡的贾诩,双眼中竟然迸发出惊人的金光,就如同有星河在眼中流转一般,整个人的气息变得缥缈,强大起来。
看着眼前的贾诩,袁基心中不禁想到,“果然,二十岁的贾诩就是比四十岁的贾诩多了一丝锋芒,还没有固定他那种明哲保身的处世方式,不过想将这条毒蛇驯服,看来要多费点功夫了。”
袁基缓缓开口说道:“文和可知,我是谁?”
贾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吾,袁基,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嫡长子,大儒马融关门弟子,大汉武安侯,领安北将军之职,兼护卫大汉北境之责,麾下带甲操弦之士近五万,年刚满十五,武道明悟,文道治国,如此可算占据天时?”
“吾,七岁开始布局天下,大汉十三州中,并,冀,幽,青,徐,兖,豫,司隶八州所有一流势力,皆有吾之暗探,甚至整个并州已尽在我掌中,如此可算占据地利?”
“天下皆知吾麒麟才名,而且每日赠十副药遍布北境的永安医馆,乃是吾下令开的,在下说是,受北境万家香火供奉也不为过。
出仕半年,吾麾下骠骑之才两人,四镇之才两人,三公之才一人,如此可算占据人和?”
随着袁基平静的阐述,他身上正逐渐升起一股浓浓的威势,也不等贾诩答话,袁基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