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虽然谈不上群山环绕,也是个起伏颇大的地区。
霍崇拿着自己做的登山杖,在山里头沿着裸露石块比较多的地方走。
四师弟最初还脚步轻快,把登山杖扛在肩头走,走了几里地速度就降了下来。
倒是钱清,一直有样学样的模仿霍崇使用登山杖的手法。
霍崇几次回头观看,就见钱清已经开始学会利用登山杖的支撑来减轻腿部肌肉压力的手法。
和四师弟这楞小子对照,受过教育的就是不一样。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走出去十几里,霍崇自己对于登山杖的用法也同样得到提升。
四师弟已经累的叫苦连天,让两个小的休息,霍崇继续向前。
上大学的时候,一位来自河南三门峡的兄弟说过当地致富传说。
有个农民曾经经过一处山地裂口,在裂口深处发现了一层黄金矿。
就私下把那些黄金挖出来,大大赚了一笔。
身为山东人,霍崇没听说张店有黄金。
不过按照说法,石头比较多的地方就会有裂口,裂口里面往往会有什么好东西。
霍崇这次来就是想碰碰运气。
木头和铁制成的简易登山杖完全没办法与铝合金材质,钻石花纹钨钢杖尖的现代登山杖相比。
但是霍崇已经觉得这是自己在山里头走的最轻松的一次。
在21世纪的家里就有高档登山杖,偏偏霍崇并没能体会出登山杖的好。
在1717年穿着土布衣服和布鞋,反倒明白了登山杖的作用。
这也不知道该不该称为忆苦思甜。
就这么打起精神搜索,就见张店这边的山上覆盖着致密的泥土,别说裂缝啥的,连个像是山洞的东西都看不到。
继续走了一阵,霍崇绕过一片杂木林,眼前出现和别的地方不同的一个山头。
最少有70度的山头顶部,因为风吹雨打,出现了一个有点类似造型的玩意。
停下脚步仔细看着,霍崇觉得有点眼熟。
作为山东人,霍崇很想回故乡搞投资。
在报告中,张店这地方的特色产出就是煤和铁矿。
霍崇也曾经来过一趟,走了一圈之后就对这里失去了兴趣。
与每年几亿吨高品质铁矿进口相比,这里的资源实在比不上。
而且优质矿都已经被国有矿山垄断。
那次,霍崇就见到过和眼前的这个类似的山头。
又看一阵,霍崇没办法确定自己的记忆有没有错,想绕着山头走到另外一边。
走着走着就发现又走回去了。
叫上两个小的,霍崇想尽快看到另外一边的山头。
见霍崇一个劲的看山头,四师弟不解的问,“大师兄,有啥好看的?”
“你们看山头像什么?”
霍崇问。
四师弟又瞅了一阵,那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山头,只能摇头表示不知道。
霍崇继续前进,果然在另外一边见到了自己曾经见过的那个形状。
非得形容,这山头造型有些像一个四足着地的大乌龟,但是脑袋那部分好像被一刀斩掉。
这个造型给霍崇留下很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