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被弄坏了许多。
现代化的城市,多姿多彩,但哥哥只是专注在所有和鞋子有关的画面。
松茸品相一般,但还是卖了一些钱,爸爸问小军有没有什么想买的,小军叫爸爸给妹妹买双鞋子。
“妹妹的鞋子太破了。”
他盯着自己的鞋子反复念叨着。
爸爸答应了。
可惜在回家的路上,因为路况十分恶劣,出了车祸,爸爸为了保护小军手受伤了。
受伤的爸爸一个月不能去工地工作,买鞋的希望又破灭了。
而妹妹得知盲人家的小女孩有了新鞋子后就将那双粉红色的破鞋子扔掉了。
她看着穿着新鞋子一脸茫然的小女孩,心中生着闷气。
小女孩眼睛里包着泪水又强忍着的表情,十分惹人怜爱。
妹妹又想告诉爸爸自己鞋丢了。
哥哥再次阻止了她。
“你难道还不明白吗?我不是怕被爸爸打,我只是不想看到爸爸因为没钱而不开心的样子。”
丢了鞋,不告诉父母,换着鞋穿,两个小孩子的行为看似幼稚,但是却又那么自然。
那是小孩子敏感的自尊,也是对父母的体谅和关怀。
都是做过子女的人,这种熟悉的情感让观众们不自觉地带入到兄妹的角色中。
接下来,省里要举办长跑比赛,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运动鞋,哥哥争取到了参赛名额,告诉了妹妹。
“要是你拿不到第三名怎么办呢?”
“我一定会拿到第三名的。”
于是妹妹开心的笑了。
长跑比赛在美丽的湖边举行,和其他参赛的孩子专业的服饰相比,小军穿着破烂的运动鞋和最普通的运动服。
但是奔跑起来的哥哥却像风一样快。
整部电影中,哥哥和妹妹都在奔跑。
而这里,林飞用蒙太奇的手法,将两个人奔跑的身影交替切换。
在美丽的湖光山色中,在悠扬的乐曲之中,一群孩子在努力地奔跑。
镜头紧跟着他们的步伐,耳边似乎能听到他们急促的呼吸声。
哥哥跑到了最前面,但为了得到第三名却又让后面的孩子追了上来。
最后比赛十分焦灼,哥哥拼尽全力,在慢镜头中,一切都似乎停滞了,只剩下脚步声和自己粗重的呼吸声,直到最后撞线。
镜头又恢复了克制而写实的风格,哥哥没有拿到第三名,而是拿到了第一名。
在鲜花和掌声中,哥哥哭了,哭得很伤心。
这是哥哥在全片中第一次流着泪水大声哭泣。
在蔬菜店找鞋子,被店主训斥时他没有哭;
在家里,因为晚回家而被爸爸责备时,他没有哭;
在学校迟到,被教导主任批评时,他没有哭;
但是在赛场上,他长跑得了第一名,所有人都在祝贺他、称赞这个孩子时,他哭了。
没有人理解他为什么哭。
大家只是以为这个乡下孩子激动的哭了,于是接着笑嘻嘻地和他合影。
可是观众们都知道。
他哭了,是因为他没有为妹妹赢到一双小鞋子。
电影到了结尾,背景音乐是《千与千寻》里的《回到那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