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的极地,比往年更冷。
九岁的风雪裹着一件破旧的羊皮袄,蹲在雪坡上,指尖捏着一块冰碴,眼神却死死盯着远处的雪山——那里的雪层颜色比别处略深,雪粒松散,是典型的“雪崩预警色”
。
他刚跟着商队来到这个极地小村半个月,却已经凭着天生对地形的敏感,救了两拨差点葬身雪崩的人。
“风雪小哥,你再帮俺看看,明天俺能带着货队走东边那条路不?”
村民老王裹紧棉袄,小心翼翼地递过来一块烤得焦香的面饼。
东边的路是商队常走的近路,可最近雪大,已经有两队人在那里失踪了,大家都不敢轻易尝试,只能来问风雪。
风雪接过面饼,咬了一口,指着东边的雪山说:“不能走。
你看那边的雪檐,已经悬了半尺,下面的雪层有空洞,明天一刮风,肯定会塌。
要走就走西边,虽然远些,但雪层结实,还有几棵老松树能挡风。”
他说话条理清晰,眼神里的笃定,根本不像个九岁的孩子。
老王连连道谢,转身就去通知其他村民。
风雪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却泛起一丝不安——这几天,他总觉得村里的几个向导看他的眼神不对劲,尤其是那个叫赵三的,每次见他都冷着脸,嘴里还念念有词。
他不知道,自己的“勘察天赋”
,已经断了赵三等人的财路。
以前,村民和商队要走山路,都得花钱请赵三这些向导带路,他们说哪条路安全,大家就只能走哪条路,就算绕远路、多花钱,也不敢有异议。
可自从风雪来了,他总能准确判断出哪条路安全,哪条路有危险,还分文不取,渐渐地,再也没人找赵三他们带路了。
“这小崽子就是个灾星!
再让他这么下去,咱们都得喝西北风!”
晚上,赵三召集了几个向导,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压低声音咒骂。
“那能咋办?他说的路确实安全,大家都信他。”
另一个向导叹了口气。
赵三眼神一狠,拍着桌子说:“咋办?让他消失!
明天东边的雪坡肯定会雪崩,咱们就骗他说有个孩子掉进雪窟窿里了,把他引过去,到时候……”
他做了个“埋”
的手势,眼里满是恶毒。
其他向导犹豫了一下,可一想到以后没了收入,还是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风雪刚起床,就看到赵三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脸上满是焦急:“风雪小哥,不好了!
俺家娃昨天去东边雪坡玩,掉进雪窟窿里了,你快帮俺找找!
再晚就来不及了!”
风雪心里一紧,没多想就抓起身边的冰镐,跟着赵三往东边雪坡跑。
路上,他总觉得不对劲——东边雪坡的雪崩风险极高,赵三的孩子怎么会去那里玩?可一想到孩子的安危,他还是加快了脚步。
来到东边雪坡下,赵三指着一处雪窟窿说:“就在那儿!
俺不敢下去,你快帮俺看看!”
风雪趴在雪地上,探头往雪窟窿里看——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他刚想拿出随身携带的勘察绳,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