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县治移至洛口,这一变动反映了当时巩县地区重要性的提升。
隋朝时期,巩义是洛口粮仓的所在地。
王世充带领军队从河阳攻打洛口仓,需要渡过黄河,黄河在这一区域水流较为湍急,河面宽阔,是天然的军事防御屏障。
李密占据洛口仓后,凭借黄河的天险可以有效地抵御来自南岸的进攻。
对于王世充来说,要想攻打洛口仓就必须克服黄河这一障碍。
在古代战争中,控制河流渡口或者能够顺利渡河作战的一方往往具有战略上的优势。
如果王世充能够成功渡河并架设浮桥,就可以保障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投入战斗,同时也切断了李密军队可能的退路或者增援路线。
架设浮桥是一种较为常见且有效的渡河作战方式。
浮桥可以利用船只或者其他漂浮物连接起来,形成临时的通道,让士兵、马匹和攻城器械能够顺利通过黄河。
对于王世充的大军来说,由于人数众多,使用船只逐次渡河效率低下且容易受到水流和敌军攻击,浮桥则可以一次性让更多的部队快到达北岸作战。
在古代战争中,能够架设浮桥也是一种向敌军展示己方决心和技术能力的方式。
这有助于稳定己方军心,让士兵们相信他们有能力突破黄河天险去攻打敌人,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威慑李密的军队。
于是,王世充召集众将领来到军帐,他对着手下将领们说道:“诸位,我们现在要渡洛水进攻李密。
你们各军组织兵力建造浮桥,谁的桥先建成,谁就率先进攻李密,这样必能打李密个措手不及。”
众将领领命而去。
隋军士兵们当日便开始连夜建造浮桥。
人多果真力量大,数万士兵很快开始忙碌起来,砍伐树木、打造部件、拼接桥板,喊叫声、敲打声交织在一起。
洛水之上,一艘艘简易却坚固的浮桥逐渐成型。
隋将虎贲郎将王辩负责建造的一座浮桥率先完工。
他兴奋地对身旁的士兵喊道:“兄弟们,我们的桥已建好,如今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随我冲啊!”
说罢,他一马当先地踏上浮桥,率领士兵们向李密的营地冲去。
当王辩的军队冲到李密的外栅(军营周围的木栅栏,作为防御工事)后,很快就突破了外栅。
此时,李密的营中一片惊惶。
李密的士兵们原本以为王世充的军队会按部就班地进攻,没想到这么快就突破了外层的防御,瓦岗军外城的士兵们的脸上都带着惊恐之色,慌忙准备应战,仿佛一场风暴即将席卷整个营地,眼看就要溃败。
然而,此时的王世充却并不知晓前军的真实情况。
他在后面的营帐里等待着各路军队的全面进军信号,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前面提出的“谁先架好浮桥,谁先行进攻”
的命令。
此刻当他觉察到有些军队已经开始行动之后,便下令鸣角收众,准备集结之后,再组织进攻。
那号角声在战场上回荡,士兵们听到收兵号角声,开始向回撤退,想要按照指令集结。
李密在城墙上看到王世充的士兵突然开始后撤,心中一动,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反击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