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眼前的惨状浑然不觉。
可笑的是,窦建德以为曲棱是因效忠隋朝感慨于隋朝灭亡,带领全城百姓带上孝布而哭。
窦建德率军入城后,见到曲棱,不仅没有怪罪他的抵抗,反而赞叹道:“你是个忠臣啊!
宁死不降,令人敬佩。”
窦建德对曲棱以厚礼相待,并任命他为内史令,以示重用。
而崔履行则被众人视为笑柄,他的“神奇法术”
也成了冀州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曲棱的忠贞不屈,也暴露了崔履行的荒唐无知。
窦建德对曲棱的礼遇,既显示了他的胸襟,也为他在河北地区赢得了更多的民心。
然而,崔履行的愚昧行为却为这场本可避免的悲剧增添了讽刺的色彩,成为乱世中一则令人唏嘘的故事。
不管怎么说,当时窦建德得了易州、定州和冀州对其夏国政权意义重大,且在群雄割据的格局中也具有多重战略意义,既巩固了其河北霸主的地位,也为后续逐鹿中原埋下伏笔。
易州(今河北易县)扼守太行山北麓,是燕赵门户;定州(今河北定州)为河北平原南北要冲;冀州(今河北冀州)则是黄河故道与漳河流域交汇处。
控制此三角地带,使窦建德军事部署得到纵深,西依太行山屏障,东控渤海盐铁之利,掌控永济渠与驰道网络,可快调兵至山东、河南,三州互为犄角,形成对李唐东进、王世充北上的监测网。
易州,古称易水,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易县境内,隋开皇元年(581年)置易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易县,下辖满城、涞水、遂城、北平四县。
唐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南,安新、满城以北,南拒马河以西。
宋元明清时期,易县先后属保定路、保定府,清雍正时升为直隶州,1913年废为易县。
易县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着名的狼牙山五勇士跳崖壮举在此生。
易县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易县丰富的民间艺术。
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是清代皇家陵寝,位于易县西部。
狼牙山以险峻的山峰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长城上的着名关隘紫荆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易县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活动,亦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古定州即今定州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
定州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便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素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
之称。
定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为鲜虞国地,战国时成为中山国的重要城市。
秦统一中国后,定州归巨鹿郡管辖。
北魏天兴三年(400年),拓跋珪改安州为定州,此后定州成为该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定州归唐后,复置定州,管辖10县,分别是安喜、唐昌、北平、鼓城、恒阳、新乐、义丰、望都、无极、深泽,成为当时重要的行政区划。
宋元明清时期,定州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至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式定名为定州,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