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奇地取下帛书,见上面写的字样,农夫心中一动,心想:“若将此鸟献给陛下,或许能得个一官半职。”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鸽子放入笼中,赶往洛阳城。
另一名商人在自己家中看到一只喜鹊,脖子上同样系着帛书。
他抓住喜鹊,取下帛书,心中暗喜:“这可是天赐良机!”
他立刻带着喜鹊前往相国府。
王世充坐在相国府中,看着陆续献上鸟儿的百姓,心中暗自得意。
他对身边的侍从说道:“这些百姓献鸟,便是认可本王的天命。
我当兑现承诺,封赏他们。”
于是,他下令将献鸟的百姓一一召入府中,亲自接见。
那名农夫跪在殿前,双手捧着鸽子,恭敬地说道:“大人,小民抓到一只系有帛书的鸽子,特来献上。”
王世充微微一笑,说道:“你献鸟有功,朕封你为九品校尉,赏帛十匹。”
农夫大喜过望,连连叩谢恩。
接着,那名商人也被召入殿中。
他献上喜鹊,王世充同样封他为八品主簿,赏帛二十匹。
看着百姓们因献鸟而获得封赏,王世充心中暗自得意。
他低声自语道:“如此一来,天下人皆知朕乃天命所归。
那些心存疑虑的人,也该明白朕的威严了。”
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仍有一丝不安。
因为世人并非全部都是“傻子”
。
王世充的“天命”
计划虽暂时赢得部分百姓的支持,但更多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只是他自欺欺人的手段。
一些官员对王世充的封赏行为感到不满,认为他滥用官爵,损害了朝廷的威信。
他的这种小伎俩,虽暂时稳定了小部分人心,却无法掩盖他统治的脆弱。
当时的段达在这荒唐的闹剧中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段达是隋末唐初政坛上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
他早年跟随隋朝名将杨素平定汉王杨谅之乱,凭借战功崭露头角。
然而,在隋末天下大乱的动荡局势中,段达并未选择坚守正统或大义,而是不断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势力投靠。
他的这种行为,在传统道德观念下被视为不忠不义、奸诈的表现,却也让他屡屡在乱世中保全自身,甚至步步高升。
此时,段达已成为王世充的心腹重臣。
他了解王世充的野心,也明白自己若想在新朝中站稳脚跟,必须为王世充的称帝之路推波助澜。
于是,他决定以皇泰主(杨侗)的名义,提议加封王世充特殊的礼遇。
一日,段达在朝堂上恭敬地向王世充进言:“相国功高盖世,德被四方,理应接受特殊的礼遇,以彰显天威。
皇泰主虽为隋室之后,但天下大势已定,相国乃天命所归,接受礼遇乃众望所归。”
王世充闻言,心中暗喜,但表面上却故作谦逊,曾三次上表推辞。
他说道:“我虽稍有功绩,但德行未满,岂敢接受如此殊荣?况且皇泰主尚在,若接受这般礼遇,恐有僭越之嫌。”
段达见状,立即示意百官劝进。
尚书令王世恽上前一步,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