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二年(619年)十月八日,唐高祖李渊对北方军政体系作出重要调整。
太极殿上,唐高祖李渊凝视着北疆舆图,手指划过河西走廊,说道:&0t;昔年杨雄助隋定鼎,今其子绥靖西陲,当承父志。
&0t;遂挥毫在诏书上朱批:&0t;擢杨卿为纳言,总领门下。
&0t;
宰相裴寂手持笏板出列进言道:“陛下,杨恭仁镇抚凉州三载,羌胡宾服,当为国之柱石。”
由此,唐朝朝廷将出身弘农杨氏的凉州总管杨恭仁擢升为门下省长官&0t;纳言&0t;,这位隋观王杨雄之子在凉州总管任上以&0t;绥抚边鄙,甚得人心&0t;的政绩,成为其晋升的重要依据。
史书强调其&0t;素有能名&0t;,这项任命既体现了新建立的唐朝政权对关陇集团旧族的倚重,也透露出高祖通过启用前朝宗室成员来彰显政权包容性、借助其威望巩固西北边防的深意。
幽州都督府内,唐廷信使快马送来另一道敕令。
罗艺抚摸着诏书中&0t;赐国姓,封燕郡&0t;的字样,心中甚是激动。
幽州总管罗艺(字子延)被唐高祖李渊赐予皇族&0t;李&0t;姓并晋封燕郡王,这位早在武德元年便献地归附的将领,因掌握幽州精锐&0t;突骑&0t;而成为唐朝强化北方军事屏障的关键人物。
唐廷此次封赏不仅意在安抚地方实力派,更为后续对抗窦建德势力作出战略准备。
罗艺帐下突骑统领薛万彻按剑笑道:&0t;主公今为皇族,我等当效死力!
&0t;
罗艺却望向南方若有所思:&0t;窦建德拥兵二十万,朝廷此封,怕是要借我幽州铁骑为盾。
&0t;
话音未落,斥候急报已至:&0t;窦贼前锋抵衡水!
&0t;
当时,唐朝官员任免遵循严格的行政程序。
尚书省吏部作为主管机构,依照《唐六典》规定执掌&0t;天下官吏选授&0t;,具体事务由吏部尚书统领,下设司封司负责爵位授予、司勋司管理勋级评定。
时任吏部尚书封德彝(字文懿)以&0t;明达吏事&0t;着称,在其主持下,官员任命形成层级分明的体系:五品以上需经中书门下&0t;制授&0t;并由皇帝亲自画敕;六品以下则由吏部通过考察身(体貌)、言(言辞)、书(书法)、判(决断)的&0t;铨选&0t;程序确定;重大人事任命还需政事堂会议审议。
杨恭仁获授的纳言之职作为正三品宰相级要职,必然经过高祖与裴寂等重臣的集体商议,而罗艺受封郡王的殊荣更需履行尚书省奏请、门下省审核、中书省宣奉的三省联署程序。
历史展印证了此次人事调整的深意。
就在此次任命两日后的十月十日,新晋燕郡王李艺(即罗艺)便率军在衡水大破窦建德部,向朝廷的恩赐回敬了一份大礼,同时也显示出唐初人事布局与军事行动的高度协同。
唐代衡水县即今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一带,位于冀中平原腹地,地处黄河故道与滏阳河交汇处,是河北地区南北交通要冲。
今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东与沧州市及山东省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