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分&0t;上桌&0t;与&0t;次桌&0t;。
上桌供三省长官及亲王,每案设鎏金铜盘九只;次桌则是三品以下官员,食器改用银平脱漆器。
最特别的是当日每张食案旁都摆着锦缎包袱,里面是尚功局特制的金线锦囊,这是给官员们装御赐丝帛用的口袋。
酒过三巡,李渊忽然指着殿外廊庑下的丝帛笑道:&0t;这些蜀锦吴绫,众卿可各取所需。
&0t;说着特意对唐俭道:&0t;唐卿不妨多取些,听说尊夫人最喜蜀地缭绫?&0t;
唐俭躬身答道:&0t;陛下厚赐,臣愧不敢当。
当日臣被囚敌营,不过是尽了人臣本分。
&0t;他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0t;倒是秦王殿下亲冒矢石,才使逆党伏诛。
&0t;
李渊闻言大笑:&0t;好个唐敬之,还是这般谦逊。
&0t;转头对裴寂道,&0t;记得当年在太原时,他就常说&039;为臣者当如履薄冰&039;。
&0t;
这时秦王派来的使者恰好入殿呈报军情。
李渊看过军报,对唐俭笑道:&0t;秦王在军报中特意为卿请功,说卿&039;临难不苟,忠节可嘉&039;。
&0t;
说着,唐高祖李渊又从怀中取出一卷诏书,交由内侍监宣昭:&0t;今恢复唐俭礼部尚书衔,加授光禄大夫,仍领并州道安抚大使。
另将独孤怀恩在长安的宅邸、田产尽数赐予唐府。
&0t;
殿中官员纷纷向唐俭道贺。
唐俭却再次伏地:&0t;臣蒙陛下再造之恩,唯有效死以报。
&0t;他抬起头时,眼中已有泪光,继续言道,&0t;只是臣有一请,愿将宅邸改为佛寺,度浩州阵亡将士。
&0t;
李渊闻言动容,亲自斟了杯酒递给唐俭:&0t;卿有此心,朕岂能不允?&0t;又对众臣道,&0t;今日之宴,不独为庆功,更为彰表忠义。
传朕旨意,御府库中丝帛,任唐卿择取。
&0t;
当唐俭随内侍来到御府库时,只见库中珍宝琳琅满目。
守库宦官介绍道:&0t;这是江南的轻容纱,这是蜀地的团窠锦&0t;
而唐俭却只取了匹素色吴绫,对惊诧的内侍解释道:&0t;此帛正好抄写《金刚经》,供奉于将要修建的佛寺。
&0t;
夕阳西下时,唐俭乘着牛车离开皇宫。
车上除了那匹素绫,就只有李渊特赐的一箱佛经。
守宫门的金吾卫见他如此清简,都不禁肃然起敬。
牛车缓缓驶过朱雀大街时,唐俭望着巍峨的宫墙,想起三个月前那个雨夜,那时他被囚在敌营,趁守军不备,将写有独孤怀恩谋反的纸条塞进信使的靴筒。
那时他只道必死无疑,没想到尚能活着归唐。
此时太极殿的飞檐上,最后一缕夕阳正缓缓褪去。
李渊独立在殿前丹墀上,望着唐俭远去的方向,对裴寂叹道:&0t;朕今日才知,何为真正的忠臣。
&0t;
裴寂躬身道:&0t;唐敬之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