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祝署准备告庙祝文,廪牺署备齐太牢三牲。
在此过程中因编钟音律校准争议,太乐令张文收与协律郎祖孝孙竟在太庙前激辩两个时辰,最终由窦抗裁定沿用开皇旧律。
十日期间政事堂共召开七次宰执会议,左仆射裴寂始终占据席,其对封号议定提出关键意见,其躬身向皇帝李渊奏说道:&0t;赵乃战国雄邦,当授战功最着者,今赐元景恐失权衡。
&0t;
右仆射宇文士及则持异议,问道:&0t;陛下皇子即国家根本,何须比照外臣?&0t;
双方争执不下之际,秦王李世民入奏:&0t;儿臣愿释赵地虚名,但求为父皇分忧。
&0t;
此言既出,裴寂抚掌称善:&0t;秦王公忠体国,真社稷之福!
&0t;
政事堂议会最终确定赵、鲁、酆三级封爵体系。
当所有文书仪物准备就绪,陈叔达在尚书省廊下对裴寂叹道:&0t;十日成礼,虽周公制礼不过如此!
&0t;
裴寂捻须微笑:&0t;此乃圣主威加海内之兆也。
&0t;
十日后(六月十五日),太极殿九重阶陛铺满织金茵褥,黄麾大仗如赤霞漫卷。
寅时三刻,太常寺率仪仗于太极殿前依隋制布设,殿庭东西阶各立绛引幡十二对,赤地交龙纹旗以木朱竿撑持;承天门外陈亲王仪卫,青缦安车配五牛旒旗,班剑十柄由左右卫执掌。
卯时初,太庙丞奉玄纁告祭,李渊祝文&0t;维武德三年岁次庚辰,皇帝某遣使敢昭告于皇祖元皇帝:今封建诸子,永固宗祧&0t;,祝版书于松烟墨帛,燔燎时太乐奏《昭夏》之乐。
巳正时分,太极殿鸣钟九响。
中书令萧瑀手捧银册(长九寸,宽四寸半,素面银质)升东阶宣诏:&0t;皇帝若曰:咨尔元景,今授册为赵王&0t;
三位皇子着缥色袴褶,由傅姆导引行再拜礼。
礼部尚书窦璡授七旒冕(青玉珠九旒,玄表缥里),宗正卿李神通授龟钮银印(印文阴刻&0t;赵王印信&0t;,覆玄绶),授受仪参照开皇二年制,先受冠,次受册,终受印,每授一物行顿礼。
未时谢恩,太乐奏《昭德》之章(源自北齐《肆夏》),皇子行再拜肃礼,拜君父,次拜百官。
群臣和颂&0t;皇嗣延祚&0t;三呼,声震殿瓦。
礼成时殿中省焚椒兰于铜螭炉。
申时赐宴两仪殿,光禄寺备太牢炙肉,教坊奏武德新制《定鼎乐》(后改称《破阵乐》),三十六武士执戟作方阵。
宴间陈列册宝:银册置黑漆案,七旒冕悬素纱屏,龟钮印陈竹节案。
至酉时三刻,典仪唱&0t;礼毕&0t;,这场承隋制、启唐风的册封礼告成。
《旧唐书·礼志》载:&0t;武德三年册亲王,仪注简于隋而隆于周。
&0t;
待麟钮金印落入锦囊,殿外忽奏《舒和之乐》,群臣山呼如潮,声浪震得十二冕旒微微颤动。
是夜弘义宫中,《七德舞》鼓点与剑器寒光交错,李渊独坐高位,看着新封的荆王、汉王、周王被诸将轮流敬酒。
裴寂的紫袍挨着李世民的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