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时期所建的一座宏伟行宫,位于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的管涔山上,因其距汾河发源地不远,故史称“汾阳宫”或“汾源宫”,是隋朝众多离宫中的其中一座。离宫的建造目的是为了供隋朝皇帝避暑和游玩,隋炀帝时期,杨广经常来这里巡猎、避暑,并在行宫接见大臣和使者,商讨和处理国家大事。
《过华清宫》《行宫》《华清宫和杜舍人》等唐诗都是有关离宫的诗作,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可以找来品读了解一下,这些诗作不仅描绘了离宫的壮丽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此外,隋炀帝还携爱妃宫女们云游行宫,踏青湖边,赏景吟诗,享受奢华生活。汾阳宫规模壮观,拥有殿宇楼阁、水榭歌台、栈道回廊等建筑,展现了古代皇家建筑的奢华与精美。汾阳宫建于隋大业年间,即公元608年。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三月十七日,刘武周袭破楼烦郡,妄图与突厥勾结,南下争夺天下,劫掠宫女千名、金银珠宝无数,用来贿赂突厥始毕可汗,汾阳宫因此被废弃。
千年之后的2019年10月,汾阳宫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显示了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汾阳宫不仅是一处皇家行宫,也是隋炀帝滥用民力、大肆修建宫室的典型之一,与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的一系列事件有着紧密关联。
这攻占汾阳宫的刘武周,在前文我们已经提到过,他是隋朝名将时任马邑太守王仁恭的部将。刘武周出生于豪富之家,年轻时骁勇善射,喜结交豪侠,崇尚武力,胸怀广阔,义薄云天。后因兄长刘山伯对其劝诫,他离家前往洛阳寻求发展,进入太仆杨义臣麾下效力。
后来刘武周又应募隋军东征高丽,因军功被提拔为建节校尉。东征归来后,刘武周担任马邑鹰扬府校尉(鹰扬府是隋朝军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军事训练和作战,还承担一定的行政职能。校尉是中级军官,相当于当今军队中的少校到大校的军衔)。
不久后,刘武周被任命为马邑太守王仁恭的亲兵队长,因其与王太守侍妾私通,担心事情败露,决定杀害王仁恭以自保。
一日,他趁着王仁恭在军中检阅士兵,府中防守相对松懈之时,率领自己的亲信心腹发动突然袭击。他们一路冲进王仁恭的内室,王仁恭大惊失色,欲要反抗却为时已晚。刘武周手起刀落,结束了王仁恭的生命。他随即宣布意图王仁恭谋反(这是他为了师出有名,同时也为了收拢王仁恭的部众),已被斩杀。那些被欲望和利益蒙蔽双眼的士兵们,在刘武周的蛊惑下,纷纷归附于他。
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后,刘武周开仓赈贫,自称太守,并依附于突厥。
刘武周率领大军南下,直指汾阳宫。他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术,先是通过间谍活动,了解了汾阳宫的守卫情况和内部布防情况,然后制定了详细的进攻计划。在进攻过程中,刘武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巧妙地利用地形和天气条件,避开了隋军的重兵防守。
汾阳宫作为隋朝皇室的重要行宫,守卫力量自然十分强大。然而,在刘武周的精心策划下,其军队还是成功地突破了隋军的防线。刘武周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冲锋陷阵,最终攻占了汾阳宫。
在攻占汾阳宫的过程中,刘武周还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