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前去慰问并试探其想法。家僮转达了太宗的问题:“隋朝已经灭亡,天命已经归于他人,您难道不知道吗?”
尧君素回答说:“我深受国家的厚恩,如今若被你们杀害,就等于是灭绝了我的族类(意指断绝了忠诚的传承)。”
此话传给李世民知道后,对尧君素的忠诚感动,表示赞赏,并按照礼节将他放了回去,不幸的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尧君素最终被农民起义军窦建德所杀。
虽然两本史书对尧君素的死亡描述有所不同,但尧君素被后世普遍认为是忠义的代表。他在隋朝末年,面对李渊的进攻,坚守河东郡,拒绝投降,展现了极高的忠义精神。即使在被敌军包围、城池将破之际,他仍然坚决抵抗,直至最后以死效忠。
他的忠义精神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尤其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尧君素被追赠为蒲州刺史,以表彰他的忠诚和贡献,并称赞他的忠义气节,这是后话,我们后章再讲。
但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尧君素的行为被认为是不近人情和残忍的。他为了忠于腐败的隋朝,牺牲了自己的妻子和家庭的幸福。尧君素射杀妻子的事件不仅反映了个人家庭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也展现了古代战争和政治局势的复杂性。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至于尧君素死亡的真相,对后世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暂且不提。
目前唐公李渊劝降尧君素失败后,没办法,只能调用虞州刺史韦义节领兵继续攻打隋朝河东通守尧君素。至于战果如何,我们下章再接着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