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过隋朝的恩惠,享受富贵累世,满朝没有谁能比得上。当今皇上失去了德行,你作为隋炀帝身边的重臣,应当以死相谏,你却妄图谋夺皇位,反而做出弑君这种大逆不道的事。你不像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那样,誓死忠于蜀汉政权,不投降邓艾而战死,反而像汉朝霍光的儿子霍禹那样的大恶之人,居功自傲,妄图篡夺皇位,这是天地不能容忍的,你现在还想往哪里去呢!如果你赶快归降我,还能保全你的子孙后代。”
宇文化及听后,自知理亏,沉默不语,低着头愣了很久,然后才瞪大了眼睛,对着李密大声说道:“我现在和你是在打仗,别像书生那样文绉绉的费嘴皮子!”
李密对他的随从们说:“宇文化及如此愚蠢无知,竟然还想谋夺皇位,我不用兵器,随便找来一根拐杖就能把他打跑了。”
宇文化及因缺粮草,感觉僵持下去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命令兵士加急修造攻城的器械去攻打仓城。
徐世绩则在城外挖了很深的壕沟来坚守城池,宇文化及的大型攻城设备被壕沟阻拦,无法到达城下。
徐世绩又命人在壕沟中挖掘地道,地道通往隋军营寨之内,然后派出瓦岗军士兵从地道袭击宇文化及营寨,隋军被打的措手不及,攻城的器械也被烧毁了,而且隋军主要将官也被李密军兵擒获。
当时李密和东都洛阳以及附近的唐朝军队已经僵持了很久,此刻又在东边抗拒宇文化及。李密常常担心自己的后方会被他人偷袭。恰巧,盖琮带着使命来了。
前文我们讲过,盖琮向东都隋朝势力建议招降李密,以抗拒宇文化及,最终达到“坐山观虎斗”的目的,杨侗便命他作为使臣前去招降李密。
李密正在担心后方不稳,看到盖琮的到来,内心非常高兴,马上就同意上表投降东都洛阳,并答应灭掉宇文化及来赎罪。为了向东都表示诚意,李密将俘获的于洪建等宇文化及的部将交于盖琮押往东都洛阳。
于洪建是宇文化及的同党之一,他与宇文化及共同参与了江都叛乱活动。
同时李密又派遣元帅府记室参军李俭、上开府徐师誉等人作为自己的代表,入东都面见皇泰主杨侗。
杨侗看到于洪建等宇文化及的同党,恨得咬牙切齿,当即命令在左掖门外处死于洪建等同谋,就如同当初处置斛斯政一样(将斛斯政斩于东都城楼之下)。
斛斯政是隋朝末年的政治人物,出身于鲜卑族斛斯部,祖籍广牧富昌(今内蒙古准格尔旗沙圪堵古城),出生于司州洛阳(今河南洛阳市)。
斛斯政起初为皇帝亲卫,凭借军功逐渐晋升为仪同,并获得了杨素的器重。在大业年间,他担任尚书兵曹郎,因处理军国事务果断干练,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大业九年(613年),斛斯政参与了杨玄感反叛隋炀帝的事件,并在杨玄感失败后逃往高句丽避难。
在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第三次东征高句丽,高句丽在隋军攻击下请求投降,并以遣送斛斯政为条件。斛斯政被送回京城后,隋炀帝决定对他施以极刑,最终被乱箭射死,身体还被同僚分食。《隋书·斛斯政传》记载,隋炀帝命人将斛斯政绑到金光门外的大柱子上,“公卿百僚并亲击射,脔割其者,多有啖者。啖后烹煮,收其余骨,焚而扬火。”
杨侗按照当年处死斛斯政的方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