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182章 冉肇则叛乱,神将李靖显威名

第182章 冉肇则叛乱,神将李靖显威名(2 / 5)

盛夏,20万亩椒林蒸腾起辛香云雾。

通州本汉宕渠故地,梁置万州,北魏以\"地当四达之冲\"改称通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为通川郡,控扼秦巴咽喉。此地\"万顷膏腴,千峰叠嶂\",既是长江支流通川江航运枢纽,更是连接关中与巴蜀的战略要冲。

冉氏家族世居巴峡险要之地,自南北朝时期便\"据险自守,代有渠帅\",隋大业年间已显露割据之势。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冉肇则继承祖辈经营的山地武装,通过联姻、盟誓等方式整合周边蛮部,形成横跨今渝鄂交界山地的军事联盟。其部众\"椎髻跣足,腰佩环刀\",\"居岩洞,精冶铁,善弩射\"。冉氏部族依托星罗棋布的洞寨据点,将农耕、渔猎与劫掠相结合,构建起独特的山地生存体系。

冉氏部族作为古代巴人直系后裔,其文化基因可追溯至《华阳国志》所载\"巴东冉姓,勇悍善战\"的记载。这支以白虎为图腾的山地族群,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迁徙中逐渐分化,至隋唐时期形成以血缘为纽带的\"冉家蛮\"联盟,活跃在今重庆开州、巫溪及湖北恩施一带。

冉氏部族自古洞寨自治,多依山筑寨,\"大者千户,小者百余\",每个洞寨既是生产单位又是军事堡垒;其部族信仰神权统治,首领身兼军事统帅与宗教祭司,开州大觉寺遗址出土的虎钮錞于,印证着他们对白虎神君的虔诚崇拜;其部族兵民一体,男子自幼习武,\"竹弓毒矢,出入林箐如飞\",形成独特的山地作战体系。

冉氏部族文化遗存更显异彩,从雪宝山燕子洞唐代悬棺群,可见其崖葬习俗对生死观念的表达;杜甫笔下\"接筒引水喉不干\"的竹筒灌溉系统,展现其纺织业与自然智慧的完美结合;现存土家语中\"冉\"(首领)的语源留存,则成为古老语言活化石。

二月初十,当李唐王朝正与王世充、窦建德等中原豪强鏖战之际,驻防通州的府兵多被抽调北征,闰州蛮酋冉肇则(约580-620年)以\"复獠人故土\"为号,联合周边五溪蛮部板楯蛮、賨人部族,聚众万余沿州河(今前河)顺流而下。攻打通州。

其蛮军截断长江粮道,致使\"山南道震动\",这位出身巴蛮豪族的地方强人,以其短暂而激烈的反叛,在唐初史册上刻下了浓重一笔。

时通州刺史张士陵刚履新三月,仓促间仅能组织两千守军据城而守。这场攻坚战持续七日,\"蛮兵夜缚火牛冲门,又以竹梯附城,守军沸油泼之\"。最终因粮道被断,外援不能至,导致通州城破。

此役震动剑南,唐高祖李渊在《赐夔州总管李孝恭诏》中痛陈:\"通川要地,竟陷蛮獠,实乃东南之患\"。消息传至长安时,正值秦王李世民与宋金刚决战柏壁的关键时刻,朝廷不得不分兵应对,可见此次叛乱对初唐经略西南影响之深。

冉肇则先占据开州,后攻陷通州,并以二州之地归附萧铣,萧铣派东平王闍提协助镇守。冉肇则自号\"巴东王\",屡犯唐军粮道,之后,又率军进犯信州。

信州在隋代称为巴东郡,武德二年改置为夔州,史书仍沿用旧州名记载此事。杜佑称夔州在春秋时期属鱼国,南朝梁时设置信州。唐武德二年,因避讳唐高祖外祖父独孤信之名,改信州为奉节县。

奉节县是重庆市下

最新小说: 全球病变:活尸狂潮! 雄兵连之武安君 暴击修仙,从追回青梅开始! 怪谈摄影师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啊?我打索伦? 活人禁忌2 全球骑士,我却是怪人开局 末世:圣母系统被无敌空间制裁了 我成了光之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