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206章 唐廷御宴酬功日,忠臣素帛见丹心

第206章 唐廷御宴酬功日,忠臣素帛见丹心(2 / 4)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的记载,将“圣人”与君主治理天下的权威性相联系。

唐代延续了这一传统,同时结合了道教思想的影响。道教将修真境界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个层次,而“圣人”被认为能通过修炼达到数百岁的寿命,象征超凡入圣。唐朝皇室自诩为老子(李耳)后裔,推崇道教为国教,因此皇帝乐于接受“圣人”这一带有神化色彩的尊称,既暗示长寿的期许,也强化了君权神授的合法性。

“老子”的原名是李耳,字聃(或作“伯阳”),谥号为“聃”。根据多部史料记载,他是春秋末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出生于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一说安徽省涡阳县)。在道教中,他被尊称为“太上老君”,其着作《道德经》对后世哲学、政治及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关于其名字的争议,部分学者指出“伯阳”可能是后世神仙家对老子传说的附会,但“李耳”作为本名的记载在《史记》《后汉书》等权威史书中较为统一。孔子曾向他问礼的传说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身份。

此外,“圣人”还暗含与儒家圣贤比肩的意味。唐朝帝王希望像孔子、老子等圣贤一样被尊崇,以此树立“天下第一”的权威。例如,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共同临朝时被称为“二圣”,这一称谓既体现皇权至高,也为武则天日后称帝埋下伏笔。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对皇帝的称呼并非仅有“圣人”。日常朝会中,臣子多称“陛下”或“主上”;宫中近侍或家人则称“宅家”或“大家”,取“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之意。而影视剧中常见的“万岁”山呼在唐代仅用于重大典礼,并非日常称谓。

唐代家庭内部的称呼也与现代大相径庭。子女称父亲为“阿爷”“阿耶”,母亲为“阿娘”或“娘娘”,当时“娘娘”的称谓并非指嫔妃,而是普通家庭对母亲的称呼。

父母称呼儿子则用“郎”,如李世民排行第三,被称作“三郎”。仆人称呼男主人为“阿郎”,女主人为“娘子”,而官员之间以“姓+官职”相称,如贺知章任秘书监时被称“贺监”,而非“大人”,因“大人”的称谓在唐代专指父亲,若误用于官员会闹出笑话。

这些称谓的演变反映了唐代社会文化的独特性。例如,“圣人”的广泛使用既融合了儒道思想,又服务于政治权威的构建;家庭称呼的亲昵化则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伦理与阶层差异。尽管部分称谓如“郎”“娘子”在后世文学中得以保留,但多数已随时代变迁而消失。若穿越回唐朝,需格外注意语境差异,避免因现代词汇的误用引发误解。

百官听闻“圣人到”,立刻正衣冠肃立。只见李渊头戴折上巾,身着赭黄袍,腰系九环带,在宦官的簇拥下缓步入殿。令人惊讶的是,皇帝身后还跟着个身着素色圆领袍的官员,正是前并州道行军总管唐俭。这位三个月前在浩州战败被俘的大臣,刚被秦王李世民派亲卫护送回长安,此刻其面容清瘦,神色却异常平静。

\"众卿平身。\"李渊在御座坐定后抬手示意。待百官谢恩完毕,他抚案笑道:\"今日朕心甚慰。秦王送来捷报,刘武周已败走突厥,宋金刚残部在雁门归降。\"

唐高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军报,让内侍传给众臣观看,接着说道:\"更可喜的是,尉迟敬德举介休、永安二城来降

最新小说: 遮天:我自仙古来 杀死那个史蒂夫! LOL:电竞圈第一魅魔 LOL:那年十七,世界第一 公路求生:开局一轮椅 早通关了,你才拉我进怪谈 霍格沃茨的自然魔法 斗罗:我唐舞麟真的不是魅魔 梦境穿越时 末世枭雄,我边女神多亿点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