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情况之下李神通哪敢有丝毫保留?展开剑法,神勇难当,刹那间在朝着文搏背后攻出十多剑,剑剑均是同归于尽的招数,以铁浮屠甲胃之精良,文搏也不妄想能挡得住李神通这等高手的锋芒。
因此文搏不得不脚下一顿展开身法整个人如陀螺一般在半空中急速旋转,健腕一翻,手中虎牙加重劲道,震得李神通长剑荡开,身形巨震间无法回剑阻挡,下一枪便要结果李神通。
可李神通也是了得,身子一团在半空中收缩可能被命中的部位,长剑舞成一片虚影试图敌住文搏枪锋,却依旧低估文搏的能力,甫一接触如遭雷殛,像是一颗马球一样闷哼一声,直直往下跌落。
随即文搏枪随人走,往下一挥狠狠抽打在李神通身上,骨断筋折的闷响在众人耳中余音绕梁,无不胆寒,显然这位李阀第一高手,正面对上文搏一瞬间就失去了战力,生死不知。
眼见李神通及及可危,另有一人亦不敢坐视,暴喝声仿佛伴随着惊雷响起,怒吼道:“中原人,莫要太过嚣张!”
正是突利把短杆的伏鹰枪重重在地面顿了一下,生出彷若能摇撼整间宫殿的雷音,在武学中也是极为不俗的手段,震慑人心,无往不利。
又不失光明磊落,气势自现。
哪想文搏视线扫向突利手中伏鹰枪,早已合拢的面甲下发出冰冷话语,反唇相讥,“班门弄斧,敢在文某面前耍大枪,突厥人看来是想去西天取经了。”
突利虽然不明白西天取经是何意,但是文搏话语中不屑清晰可闻,他装作暴怒中不管不顾,一摆手上伏鹰枪,登时涌起一股凛冽迫人的劲气,威武无俦,接着一跃而起,人枪合一如一支利箭,劲射文搏而来。
直至此时,在场诸人方才明白突利为何外号“龙卷风”
,此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出手声势极为骇人,整个宫殿之中几乎瞬间杯盘狼藉,这些零碎物件被他雄浑的气劲裹挟噼头盖脸的往文搏砸来,果然如龙卷风一般声势不凡。
在文搏眼中,突利人与枪的结合可谓是到达极致,任何人想避开枪锋攻击突利都会遭到最强的反击,当突利施展特殊身法把自己旋转一般抛了过来的时候,可谓是消弭了所有破绽,以“入微”
之境强行塞入那个“遁去的一”
都无从寻觅到突利的变化规律。
既是因为突利乃是突厥武学跟中原迥异一时间不好分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突利这种招式本身就没有太多可循的规律,简单直接,正是战场上只为杀人的武学。
这样的招数落在文搏眼中熟悉无比,他自己就是这一道的大行家。
当年练枪之初便明白所谓“游场枪”
也就是单打独斗枪术与“战场枪”
的差异,但是随着他枪术越来越高,身体条件越来越非人,这两种技艺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乃至于融合。
直到文搏道心种魔臻至催魔之境,在他眼中,所谓的战场技艺与决斗武学已经无分彼此,完成了对于武学本身的归纳总结,还原到其本质,也就是最快杀人的招数。
这样的招数从头到尾都不用太多华丽复杂的技巧,简单到极致就是看破、出手、分胜负。
而面对突利这般仿佛没有破绽的对手,文搏若是以前就会通过招数衔接寻觅到那一线可能,现在他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