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博个美名终老乡梓不也挺好?反正自己年纪大了,有如此功劳退休荣养理所当然,也不必引起圣上忌惮,等自己百年之后等着配享太庙就完事了。
总之杨镐觉得优势很大,不敢说一战覆灭建虏,至少击退建虏收复开原绝对没问题,毕竟后金面对大明官军肯定不想硬拼,至于后金退守开原,那是更不可能。
建虏本意就是劫掠人口财富,守着开原不是画地为牢吗?要说怕明军追击,杨镐觉得建虏要是如此高看他们,这会儿就不会想着打下开原还来铁岭了。
再说安全方面,陆文昭的保证杨镐不太在意,文搏的勇武他可是看在眼里,虽说这位一开始是以参赞军务的身份出现,但是当日千骑卷平岗击退数万建虏围城的英姿历历在目,有这勐将在侧,杨镐胆子一下就上来了。
“好!
那老夫也聊发少年狂,便是亲自督军又有何妨?来人,为我着甲,即刻启程赶赴营中,誓师出征!”
杨镐表演欲上来,迫不及待的还要弄个仪式,彰显自己儒将风度。
文搏差点儿没上去一巴掌把他打下来,这时候了还弄些虚的?随手从杨镐亲信手里夺过一套棉甲,当头套在杨镐身上也不管他穿戴是否整齐,腰带在杨镐身子中间随手一勒,然后抓住杨镐后领就把他甩在马上带往军营去了。
等到大军开拔离开沉阳时,文搏带着家丁最先出城。
于是众位总兵惊诧的看到杨大人穿着一身华丽棉甲端坐于辽东大马之上,手抚三缕长须澹定从容,真是一派名将之资。
杨镐这会其实很是不满文搏如此粗暴的对待他,但是到了营中发现家丁们个个威武雄壮,一下子又安心许多,决定不再追究文搏如何对待他,而是赶紧整理行头做出姿态迎接大军。
不得不说杨镐能混到如今兵部尚书的位置,就靠着这一手演技,可谓是绝佳的政客。
总兵们见状,还以为杨大人前来送行,正要上前感谢却得知一个令他们有些意外的消息。
杨大人担忧局面,竟是亲自压阵出征,誓要北击建虏收复开原。
顿时旁边军民欢呼声一片。
实话实说,杨镐这段时间在辽东还是有几分名气的。
萨尔浒之战危如累卵是杨大人奇谋妙计两破赫图哈拉,沉阳防守先杀偷袭的黄台吉,又斩阿巴泰,坚守数月稳若金汤,仿佛是当世名将啊!
甚至说得夸张点,大明文臣领兵,功绩煊赫胜过于杨大人者寥寥,有这位亲率大军,建虏岂不是谈笑间灰飞烟灭?
诸位总兵颇有些无奈,觉得杨镐临时改变主意有些儿戏,行军打仗最怕朝令夕改,怎么杨大人都没开拔呢就先来一次?
但是杨镐也跟他们暗中透了底,这是怕军中令出多门没个压阵的不放心。
还让总兵们不要担心他胡乱指挥,大体方略在将军府中议定,临机决断交由诸位,他绝不胡乱发号施令。
众人这才暂且放下担忧,怕的就是文官外行指导内行,现在杨大人都表明态度不会插手指挥,里头意思也说得明白,知道几家兵马之间不是那么融洽,有他看顾众人都得收敛几分。
再说了,他们身份也管不了杨大人这位顶头上司要做什么,只要他别拖后腿,想压阵或是混军功都随意吧。
于是就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