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那可不是他自己离场,而是被大同书院的学生驳得没话说了,因此围观群众纷纷叫好,周围的学子读书人也是不断鼓掌为这几个大同书院的学子大声叫好。
但凡去过北方,真正见到北方情况的人,谁也不能忽视张好古的新政改革,眼下北方百姓生活幸福安乐,家家和睦团圆,三代四世同堂更是随处可见。
更何况如今北方免厘金关税,便宜通商,诸多朝廷政策鼓励商业发展,对民间商业的鼓励可谓空前。
如今何止百姓支持新政?
商人,学子,匠人,谁不支持新政?
大家都有出头的机会,可比原来强多了。
如今新政波及到江南之地,商人百姓学子匠人纷纷支持新政,传统的士绅地主已经无力阻挡这股滔滔大势。
随着新旧学说的辩论不断的进行,江南之地的有识之士就新学旧学展开激烈的争论,一股席卷江南乃至整个南方的大势正在酝酿着,江南的士绅,旧学儒士们纷纷感觉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正如历朝历代新旧学说与前朝大礼仪引发的波澜一样,这场风暴仅仅还在积蓄力量,那样隐约间泄露出来的气息就已经让不少人不寒而栗,这可是能席卷整个南方,让无数人粉身碎骨的可怕力量。
甚至有学子公开宣称,大明的官吏应当受到大明百姓的监督,认为只有百姓监督之下的官吏,才能奉公执法,清廉中正。
这股言论一出现,让南方的官员不少人都察觉到了不对劲的气息,百姓监督官员?!
简直是闻所未闻!
什么时候官员执政一方需要百姓监督了?
然而还真有不少学子非常认可这样的意见,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形成社团,真的就开始监督江南各地官员的执政情况。
面对这些学子,不少官吏都是头疼的很。
首先,他们都是学子,属于百姓,又不属于普通百姓,不能打也不能骂,毕竟你堂堂一府县之尊,真的要是舍下面皮对这些学子出手,首先你面子上过不去,其次人们就会怀疑:你是不是真的有问题,你没有问题为什么会对普通学子下手?
更重要的,舆论问题。
毫无疑问,学子们读书识字,自幼钻研经义道理,这天下舆论掌握在谁手里?
是百姓吗?
是百姓中的读书人,因为他们读书识字学问多,加上老百姓对读书人的尊崇,因此读书人才能掌握民间舆论。
如今大同书院的学子们不仅读书识字,还能在农庄教导百姓的孩子,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声望。
你突然对这些学子下手,民间百姓的舆论,其他学子的舆论就能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如果不是被逼急了,谁也不敢轻易对学子下手。
不能打,不能骂,不能抓,这就是难办的地方。
说这些学子妨碍公务吧,他们还不闯衙门,只是在民间监督官吏的行动,属于我不打扰你,但我就盯着你,这让有心赚些外快的官员着实难办。
一时间,江南各地的官场风气竟然真的好了不少,被这些学子盯着的官员们不得不暂时收手,等着学子们这股劲过去了再说。
毕竟年轻人嘛,想法多,眼下想着监督官员,可能等这股兴奋劲过去了就散了,毕竟学子还要钻研学问,还要参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