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份份情报,张好古呷了口茶,神情澹然:“这件事弄得,真是热闹了。”
“元辅,信王府送来请柬。”
张好古看着眼前的请柬,顿时乐了:“什么信王府,是信王的老丈人周奎吧,行吧,到时候去见见。”
傍晚出了内阁,张好古坐上马车一路来到南街的一处酒楼,周奎早早就在这等着了。
“您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周奎点头哈腰的,陪着笑脸,引着张好古来到三楼的包间里。
“这是什么情况?”
张好古看着早早就备好的酒席笑着问道。
周奎殷勤的请张好古坐下,倒茶倒酒,忙的不亦乐乎,看的张好古眼皮子直跳:“不用如此了,有事直说便是,你这一通忙活,看得我是心惊胆战的。”
周奎这才坐下,嘿嘿笑道:“元辅啊,京津驰道的事”
“京津驰道?京津驰道怎么了?”
张好古故作不知。
见张好古这幅模样,周奎忍不住说道:“元辅,京津驰道停建了,这事您不知道?”
端着茶杯看了看,相比较那清香甘洌的酒水,张好古更喜欢喝茶,稍微抿了一口,张好古这才缓缓开口:“哦,这事啊,这事工部和驰道衙门给本阁上折子了。”
“京津驰道的修建出了一些问题,这很正常。”
周奎则是苦着脸:“我这边钢铁厂都建好了,铁矿也都进来了,眼下已经开始熔炼钢铁,这京津驰道一停工,我这钢铁没地方卖了啊。”
“而且元辅,眼下也不仅仅是我这一处,山西、山东、河南、江南等地的商人们,都急着呢,大家手里都有京津驰道的股票,还有沿途的生意,京津驰道这一停,我们这生意没法做,整个北方的生意都要停了。”
张好古瞥了周奎一眼,自顾自的继续喝茶,静候着周奎的下文。
见张好古没反应,周奎继续说道:“元辅啊,实际上这次我请您来,还真不是我自己的意思。”
“我知道,”
,张好古开口了,“这京津驰道一停摆,你们啊,就急的不行。
听说还托关系在各部找人帮忙说和,还派人去天津调查杨家?”
周奎一听连忙说道:“元辅,我们可没有乱来,只是去查了查情况,而且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
杨家野心勃勃,意图谋逆啊!”
“意图谋逆?”
张好古看向周奎,“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周奎说道:“元辅,这种事我哪敢乱说啊,那杨家自称是什么紫气入腹,含玉而生,这什么意思,不用我多说吧?他们是明摆着对我大明不满,想要谋逆窃国啊!
还有那个杨家的公子,名宝玉,字清明。”
“清明,清明,如今我大明盛世天下,他倒好,要清明,这是要清理天下啊,而且我大明尚火,他就取个清,还和辽东的满清同字,说不定就和辽东有什么勾结!”
好家伙,张好古直呼好家伙。
这字都能拿来做文章,天启朝的文字狱?
这些商人们为了抓紧时间弄掉杨家,是真的煞费苦心了。
周奎继续说道:“而且元辅,这摊丁入亩,均分田地为何只限于农田,这林地荒地也应当一体纳入其中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