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大明的经济,也不是一次性就做到如今这个规模的。
卢象升喝了口热茶,又补充道:“对了,钱相提到了咱们的新计划。”
“哦?大明国企计划是吧?钱相知道这个,倒也正常,不如说他不知道才不正常,能提出来,就是好事。”
张好古笑道。
卢象升点了点头:“的确,钱相还是很愿意配合的。”
张好古笑道:“这些事,本来也没打算瞒着钱相他们,说破大天去,钱相黄相他们都是内阁阁老,是朝廷的宰辅,这种计划也不可能瞒着他们去办,不然我们成什么了?独断专行?”
“既然大家差不多都知道了,那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下次内阁例会上,我们主动提出来,与钱相他们商议一下,确定好了,我也好报给陛下。”
到了文渊阁内阁例会时,张好古也是将这件事给提了出来。
“说起来,大家伙都清楚,最近户部有这么个计划。”
“但实际上啊,这个计划一开始是属于工部,是工部为主,户部为辅的这么个计划。”
“这个计划一开始的用意呢,还是为了适应如今的朝廷发展,让朝廷有自己可以控制的企业,按照朝廷的意思去做一些事情,免得和民间扯皮。
说白了呢,也是集中朝廷的力量去办一些大事。”
张好古说着,将一份折子拿出来:“这是我拟得一份关于朝廷开办国有企业的折子,大家伙都看看,议议。”
钱谦益、黄立极、乔允升他们轮流看了这份折子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黄立极首先开问了:“元辅啊,您这份折子的内容,老夫也是看了。
您说的以朝廷名义开办一批朝廷所属的企业,这会不会让民间以为我们在与民争利?”
张好古说道:“如今民间的企业公司开办的红红火火,商人百姓着实是赚了不少钱,有了不少利。”
“但是朝廷开办企业,其目的,绝对不是为了赚取多少钱。
朝廷开办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将一些不方便民间去做,一些必须集中力量去做的事,由朝廷的力量来做下去,把事情给办成咯。”
“例如之前修建驰道一事,这驰道修建,是民间能承办的吗?他们没有这样的技术,也拉不出这么多工人,更没有这样的相应资质,这种事情,就必须让朝廷来做。”
“也只有朝廷出面,以朝廷的威望和人心,老百姓才肯干,因为老百姓都相信朝廷相信陛下。”
“若是换成了民间来,那么为了利益,他们会怎么做?”
众人点点头,显然是对大明那些商人的良心道德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乔允升沉吟着开口了:“元辅,这朝廷开办国有企业都涉及哪些方面?是仅限于眼下这一些,还是后面陆续都会涉及?”
张好古说道:“眼下只涉及这些,后面嘛,随着朝廷的不断发展,定然是要涉及更多的行业。”
“说起来,这个模式也是彷着驰道来,朝廷占据一半股份,剩下的可以融资上市嘛。
这些企业自负盈亏,主要的任务就是集中朝廷和民间的力量,把大明的接下来的事给好好办了。”
“拿河道这一块来说,光指望地方衙门去修,够吗?还是要朝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