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那种不自量力的妄想感觉可笑。
大明如今有多少能量,能发挥出怎样的力量来,他朱由校都不敢去想,一群光有点钱的炒家,还想着动摇朝廷?
“说起来,这些炒家既然如此有钱,朝廷手里的银子是不是也散出去一些,顺道赚些钱?”
朱由校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都是赚钱,既然这些炒家有钱,干嘛不赚呢?
大明朝廷如今手里可握着八亿两白银呢,他朱由校手里也有不少银子啊,早早卖出去换成宝钞不好吗?
张好古看了眼朱由校:“陛下舍得卖?”
朱由校笑道:“有什么舍不得的,卖出去,又不是回不来了,这些银子不迟早还要流回来?”
这话说的倒是不错,卖出去的银子,迟早还要回来,而且一来一回还能赚不少。
更何况这件事也不止那些炒家,指不定背后都有些什么人掺和呢。
辽东?倭国?东南亚那几个面服心不服的小国?
亦或者西洋的尼德兰人?弗朗机人?西班牙人?
都有可能。
既然都想在大明货币变革中分一杯羹,就要做好自己变成羹汤的觉悟,总要有人吃肉,也总会有人变成肉。
“陛下,信王殿下可是把王府都卖了,也要去收银子啊。”
张好古提醒道。
朱由校叹了口气:“他想卖,就随他吧。
若是他执意要赚一笔,还能不让他赚?朕曾经说过,朕富有四海,君临天下,不至于容不下一个弟弟,他要赚点钱就随他去吧,能赚多少,就看他的本事。”
“近日的事情,朕也听说了,他如今这模样,难怪惹得信王妃生气,若是他真能攒下一份家业,朕也能放心些。”
张好古说道:“可是信王殿下野心不小,他想的太多,但本钱太少,估计到时候若不及时抽手,就不是赚而是赔了。”
朱由校随手撕下一块羊肉来:“那就是他的事了。
本来大肆收购银两就意图不轨,说是投机倒把也不足为过。
朕能容忍他这样做,也是因为他造不成多大祸患。
不然为何偌大的顺天府,就他一人在做这样的事,其他人却不敢做?”
“能赚,是他的本事,日后朕也可以给他一些担子,让他磨砺磨砺,天家不能没有臂助,日后燃儿长大了,有这个亲叔叔在外照料着,也是好事。
可若是失败了,那就是他咎由自取,朕也就不对他抱有多大希望了。”
说着,朱由校突然指了指羊肉:“师父,羊肉熟了,快再给朕割点,朕等了这么久,都有些等不及了。”
张好古笑着割下一条条烤好的羊肉,一旁的王体乾连忙端来碟子,将其送到朱由校身边:“是啊,羊肉已经好了,莫说陛下,臣也有些等不及了。”
乾清宫里发生的事,注定传不到外面。
如今整个大明都在面临银价的动荡,顺天府,应天府,山东、河南、江浙、两湖、乃至福广等各省银价都在暴跌。
自从朝廷宣布废弃银本位,银子不再与宝钞挂钩后,银价迎来了第一波动荡,而第二波则是民间掀起的风波,似乎有人无形之中在宣传,银子要不值钱了,银子已经没多少用了,朝廷已经不认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