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桓温的野望(1 / 2)

前秦的军队长驱东进,十月二十六日,包围了邺城。

慕容德在邺城以南苟着。

慕容德看着眼前众人道:“各位,国事艰难至此。

我也不再强留各位,各奔东西去吧。”

几个将领对视一眼:“大王,大燕是不是要灭亡了?”

慕容德点了点头,“将带出来的军饷分给士卒,让他们走吧。”

……

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晋军围城。

这件事要从之前说起了,当年枋头之战桓温兵败后,退至山阳,收集散卒,并将战败之罪委于袁真。

他上书朝廷,请废袁真为庶人。

袁真不服,据寿春叛变,并暗中勾结前秦、前燕。

朝廷不但不敢追究桓温的兵败之责,还命侍中罗含带着牛酒到山阳犒劳桓温,并任命其子桓熙为豫州刺史。

后来,桓温又移镇广陵。

太和五年(370年)二月,袁真病死,部将朱辅拥立其子袁瑾为豫州刺史。

前燕、前秦都遣军援助袁瑾,桓温命部将竺瑶、矫阳之率军迎战。

燕军先至,在武丘与竺瑶交战,结果大败而回。

同年八月,桓温率二万军队攻打寿春,并筑起长围,将城池团团围困。

袁瑾只得婴城固守。

时间就来到了现在,桓温大军继续围着寿春,但是只围不攻。

时间来到潞州大战之前,晋军大营:

桓温正和封孚对弈着,桓温眼睛一眯:“先生以为我大军何时能攻破寿春?”

封孚道:“全在大司马一念之间。”

桓温反问道:“这是为何?”

封孚道“大司马何故明知故问,寿春之地,论将论兵不及大司马多矣。

燕秦大战在即,无论谁输谁赢都不会放弃寿春这一战略重地。

大司马围着寿春实际上就是想将来吃掉前来的援军,进而收复寿春,挽回北伐大败的声誉。”

桓温落下一子:“先生看得透彻。”

桓温升起了爱才之心:“先生出自渤海封氏,颇有士君子之赞誉。

燕主羸弱,慕容评主政,我看此番燕国是要有亡国之危。

先生何不投效于我,入我幕府,参掌机要。

有什么要求先生尽管提。”

封孚笑着拒绝了:“大司马厚爱,封孚已为燕臣,岂可再侍二主。”

桓温笑着继续下棋。

封孚则一直呆在晋军大营里,时不时找桓温对弈,或是找桓温的谋士郗辩论佛儒,再或者找桓温的大司马主簿王珣研究行书。

潞州大战燕国溃败的消息传来,封孚一见到桓温就高声贺喜道:“外臣恭贺大司马,贺喜大司马,事情定矣!”

桓温面色如常:“若是先生为了寿春之事不必惊讶,这不正是昔日与先生对弈时所言的结果吗?”

封孚摇头道:“大司马有通天之喜尚不自知矣。”

桓温惊讶道:“何喜之有?”

封孚没有说话只是环顾四周,桓温挥退众人只留下了参军郗、主簿王珣。

“此间都是我信得过的人,但说无妨。”

封孚道:“大司马将有威加九锡之喜。”

桓温一脸懵:“处道啊,你

最新小说: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崩坏,镜流的王者大师兄 开局奈克瑟斯我居然是诺亚本源? 致命游戏之我只是来磕糖哒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水默:少君太疯太无情 关于赛伊德来到提瓦特这件事 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 调剂失败,作死不如上进 一辈子喂了狗,重生七零绝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