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天尝了七十二草药之后,中毒了。
这个时候,他遇见了一片树林,在里面摘取了叶子。
这个就叫做贤人尝百草,遇茶解毒。
这个茶叶,就是贤人找到的茶叶之一,叫做‘大红袍’。”
赵宋面不改色的说道,将大药倒在了茶具里面,说道:“请各位品鉴。”
说完了之后,他将此物推给了三个黄衣僧,三名黄衣僧在他的视野之中忽然变得很正常。
“好,名字起的好,背景也好。”
三个人,一个人喝了一口大药。
砸吧砸吧嘴巴。
都没有说话。
齐刷刷的转头去看薛公公。
薛公公有学有样,只不过他拿出来了一粒丹药——“请诸位品鉴”
。
但是叫他没有想到的是。
这位僧人,一动不动。
没有喝的打算。
甚至于没有接过来的打算。
并且气氛变得极其的怪异和危险,赵宋也学着和三位僧人的样子,一动不动,喝了一口自己的大药,刚才他是最危险的人,现在风水轮流转,最危险的人不是他了。
是对面的这个太监。
宫里面的人。
察觉到赵宋在喝茶,其余两位黄衣僧将自己的茶水递给了赵宋,请赵宋品鉴。
俨然是将赵宋当做了自己人。
赵宋拿出来了自己的凉茶大葫芦,将这茶水都倒了进去。
还问过这样可否?
两位僧人说都可,大家都是“茶友”
。
“茶友”
没有上下尊卑的分别,都是“爱好者”
。
他们告诉赵宋,可以喝,两样混在一起,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至于说口味,就不要再奢求了。
都这样了。
混在一起还要口味?
咋什么样的好事,都能叫你碰见呢?
他们倒是很友善,可是对面的薛公公,则是压力越来越大,薛公公咳嗽了一下,身体之中的尸气在不断的肆虐。
可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薛公公也在思考,他缺少了什么?
是丹药的问题?
应该不是,这些人对于“茶”
,要求很宽泛。
听起来不是很在意这件事情。
那么就是其余的问题,是在介绍上面,论茶,那就论,是在论上面!
立刻,薛公公张嘴,只不过他说出来的话,并不能够叫黄衣僧信服。
“论茶,论茶,不可虚幻而来,空空而去。”
要“言之有物”
。
你要说起来,就是“真的”
。
“真的?”
薛公公这一次是真的没有想到,还有这个要求。
主要是以薛公公的身份,炼丹师父是谁,用的是什么材料,怎么炼制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什么作用,这些都是别人敬献给他的,或者是皇帝赏赐给他的。
薛公公终于忍不住问道:“难道他说的都是真的?”
“这位茶友,说的的确是真的,并无错漏。”
黄衣僧说道,他看着薛公公说道:“茶不错,但是这茶,应该如何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