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她哼了一声:“好个轻重有别,宋大人真是好口才。
但你也别忘了,没有我这边养出肥猪壮牛,前边打仗的兵都没力气抡刀!”
她一把抓回那张纸,甩袖转身:“行!
既然章程这么定了,我万杏儿认。
但招人各凭本事,你们甲等门槛高,总不能拦着别人来我乙等吧?等着,我自有法子招到我要的人!”
说完,她也不等宋清远回应,风风火火地又走了,留下一个倔强不服的背影。
宋清远看着她离去,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却泛起一丝苦笑。
这万杏儿,真是个从不吃亏的主。
他知道,这场人才争夺战,绝不会因为一纸章程而平息。
万杏儿说到做到。
她压根没去军工厂门口抢人,而是另辟蹊径,直接在自己那初具规模的畜牧场外围,支起了一个简陋的摊子,挂起一块木牌,上面用木炭写着几个大字:“招募屠宰学徒,管饱,出师送猪头。”
??
简单,粗暴,直击要害。
她搬来一个大木桶,里面是油花翻滚,肉香四溢的骨头汤。
旁边堆着一摞刚出炉的二合面馍馍。
她自己则站在摊子后,手里拿着一个大勺,敲着桶边,嗓门亮得半条街都能听见:“来来来!
瞧一瞧看一看了啊,屠宰作坊招学徒,包教手艺,每天干活管饱,肉汤管够,馍馍管够!”
“只要你肯学,肯出力!
别的不敢说,肚子绝对给你填得溜圆!”
“学成了出师!
当场送一个大猪头!
回家炖了香飘十里!”
这招募条件,对于许多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尤其是新来的流放犯来说,简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工分,那是以后的事。
眼下能吃顿饱饭,能吃上肉,才是实实在在的。
顿时,摊子前就围满了人,大多是面黄肌瘦的汉子。
“万姑娘!
真管饱?”
“真送猪头?”
“我干,我报名!”
人们争先恐后地往前挤,生怕晚了名额就没了。
万杏儿一边维持秩序,一边让人登记,忙得不亦乐乎。
刘七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忍不住低声嘀咕:“好家伙……这仙女招人的路子比周教头还野性,周教头靠军令规矩,她这直接拿肉汤和猪头砸。
这……这真是猪头比军令好使啊!”
万杏儿耳尖听到,回头冲刘七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继续敲着她的汤桶:“没错!
跟着我万杏儿,别的不敢保证,肉管够!”
浓郁的肉香和喧嚣的人声,飘出去老远,与远处军工厂那严肃紧张的考核氛围,形成了鲜明而又诡异的对比。
军城的人才争夺,以一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进入了新的阶段。
万杏儿那“肉汤猪头”
的招人策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军城人力池,激起了更大的波澜。
砖窑那边,沈大山虽没万杏儿这般的“野路子”
,但也悄悄提高了每日的伙食标准,中午那顿必有一碗油汪汪的炖菜,偶尔还能见着几片实实在在的肉